反傾銷稅結束中小型鞋企對進軍歐盟市場顯茫然
編者按:不公正的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舉措終于宣告終結,5年來的行業抗爭獲得了回報。在這個歡慶“勝利”的時刻,新局面下的中國皮鞋制造業卻五味陳雜,各種表情紛紛展現樂觀、悲觀乃至茫然。
探尋中小鞋企的茫然表情
中國皮鞋制造業這趟列車,在歐盟利好政策面前,能否提速?
“歐盟取消了對中國皮鞋征收的,長達五年之久稅率高達16.5%的反傾銷稅!”這對于中國鞋企來說利好意義非比尋常,只要對數據敏感的人都不難想象16.5%這一數字對一家企業的利潤所能帶來的一系列“化學反應”。
然而,正當懷以滿腔熱情撥通一系列中小鞋企老總的電話時,所面對的氣氛卻似乎是降了幾度的微冷,他們的一臉茫然和無辜甚至讓記者反而有些無所適從,反思:是不是自己小題大做了呢。
“有這樣的消息嗎?我們這邊在開訂貨會,還不太清楚。”
“我們企業以內銷為主,沒有涉及外貿,所以你談到的情況與我們關系不大。”
“僅憑這樣的一條消息,我們也無法預測影響,要六月份去參加意大利的展會之后才能知道未來歐盟市場到底會怎樣。”
“哦,是聽說了這個事,但接下來具體要怎樣應對歐盟市場,我們還沒有仔細想過。”……
“出口歐盟比重并不大”
溫州,是全國皮鞋重鎮,記者在得知反傾銷稅取消后,第一時間聯系到了溫州查理鞋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謝先生。
謝先生在接受采訪時顯得平靜和從容,“現在,我們公司的業務中出口歐洲的份額還不到30%。在2006年歐盟開始征收此項反傾銷稅后,我們的歐洲客戶就一直在減少,老客戶也差不多都走光了。”
當記者問及最近幾個月歐盟市場是否有回暖跡象時,謝先生如此回答:“我們基本沒有什么感覺。歐盟客戶的要求一向很高,在做工和款式方面,國內做出的效果明顯沒有歐盟本地好。從成本來看,大家都知道像印度、越南等東南國家的勞動力成本更便宜,可以把成本壓得更低,拼價格我們又拼不過他們。所以說,做皮鞋這一塊,中國的情況屬于不上不下,處境比較尷尬。”
在談話中,記者體會得到謝先生面對這種產業整體狀況的無奈。據了解,在過去這五年歐盟對中國皮鞋的貿易封鎖之中,很多鞋企將注意力轉向了成本更低一些的PU合成革等非真皮原材料,包括金帝、巨一等企業在內,有超過九成的溫州鞋企已經開始采用PU合成革等非真皮原材料制鞋。換個角度思考,在PU材料的技術推進上中國還是占有一定優勢的。
謝先生告訴記者:“現在中國出口的鞋中,皮制的價格差不多是15美元,革制的價格差不多是10美元。”
可見,成本和價格還是左右中小鞋企的一個重要癥結,在聊到今后該如何應對歐洲市場時,謝先生脫口而出的是:“打價格戰吧。”
政策利好是一劑良藥,但卻治標不治本,從中小鞋企在這種政策刺激下所顯現出的種種木然來看,他們更需要的是能夠徹底改變企業層次和產業狀況的根本性指引。
針對的只是真皮皮鞋
在記者采訪到的企業之中,表示出口歐盟比例不大的公司并不占少數。
廣州美聯皮鞋公司負責人表示:“反傾銷稅的取消對我們影響不大,美聯出口歐盟國家比例不大,出口主要針對美國、俄羅斯、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很簡單,由于五年來高額反傾銷稅的征收,許多企業選擇避開歐盟這扇大門,紛紛轉投其他地區。但原因僅僅是這么簡單嗎?出口歐盟比例普遍偏低,是否還有其他原因?
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聯系到了廣東省皮革協會毛皮和皮衣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劉維東。
與中小鞋企所表現出的茫然形成鮮明對比,劉維東的態度很明確:“這個稅本來是不公平的。是對中國皮鞋制造業的一種歧視。”
那為什么中小企業對反傾銷稅取消的消息顯得不甚感冒呢?
劉維東解釋:“這個反傾銷稅針對的是真皮皮鞋,人造革制成的鞋并沒有在反傾銷范圍內,也就是說針對的是中高檔鞋品。這塊市場以前多集中在臺資企業手中,現在內地企業發展速度也很快,基本具備了生產高端產品的能力,但對中小鞋企而言,進入的難度還是很大。”
聽了這個解釋,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大多中國制鞋企業在近幾年都轉向了非真皮原材料的制鞋。有出于降低成本方面的考慮,更有鉆政策空子的考慮,既然征稅鎖定的是真皮皮鞋,那我們索性生產價格要更便宜的PU或是革制鞋,反而創造出了一個新的市場。
更進一步分析,中小鞋企的茫然表情也找到了答案。歐盟市場的門檻依然很高,這造成在此次積極對抗反傾銷稅的過程中,只有寥寥幾家國內企業努力堅持,而大多數的企業都選擇了沉默。
不妨試水歐盟
沒有人會對送到眼前的市場機遇不感興趣,雖然溫州查理鞋業的謝先生一直在采訪中強調,對于歐盟市場的調整要等到6月份去意大利參展之后再做定奪。然而,在采訪的步步深入后,他似乎也覺得該為接下來的歐盟市場做些什么。
“見過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一大批同行倒下去,被市場淘汰,從那時我就意識到要想應對客戶不斷提高的要求,就得加強做工,提高技術能力,完善工廠管理。打價格戰等手段都是無奈之舉,我們也知道只有質量上去了,才好報價格。用同樣的錢做不一樣的事,道理說起來簡單,做起來挺難的。”
可見,歐盟市場對于這些中小鞋企來說,充滿著太多的未知和可能性。
“現在國內的產品質量過硬,產業鏈完備,價格相對一些國家還要便宜,款式上也比東南亞一些國家可選余地多。不過現在還沒有明顯回暖跡象,我們也沒有什么具體動作,但既然反傾銷稅取消了,我還是看好中國鞋類產品的出口。”廣州美聯皮革公司負責人這樣說。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中國皮革制品目前在歐盟市場的表現情況,記者還采訪到了河北辛集的一些皮革制品公司。
廣順皮具公司經理于震在采訪中顯得對歐洲市場興趣盎然:“2007年,我們開始完全轉回做內單,從今年春節過后我發現歐洲市場釋放出了許多利好信號。前不久,河北省商務廳帶領廣順等多家企業去了作為歐洲和非洲市場中轉站的迪拜,超出預料的是在那里我們帶去的產品被客戶一搶而空,這使我們又重燃了開拓歐洲市場的念頭。不只是我們自己這樣想,這次去的一批企業都表示以后要加大開發國際貿易的力度。這其中政府的支持很重要,河北省商務廳不但組織我們前往,還為我們報銷了70%的參展費用。”
警惕其它貿易壁壘
對于大多數中小鞋企而言,眼下,歐盟取消針對中國皮鞋的反傾銷稅是中國皮鞋制造業的利好因素,但如果放大這種利好,也將可能為企業發展,尤其是中小鞋企的發展帶來隱憂。
劉維東就提醒廣大企業做好準備:“現在反傾銷稅終結,但歐盟還會有其他貿易措施和貿易壁壘,我想肯定會有的,主要方向應該是技術壁壘。”
事實上也如此,歐盟委員會在宣布取消反傾銷稅的同時,已開始尋求新的管制辦法,出臺了五項針對中國鞋產品的措施。
“反傾銷稅取消是暫時的,封鎖是長期的,不要過于樂觀,尤其是當前還處在貿易保護的大環境下。”溫州一家大型鞋企負責人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