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荒持續來襲 鞋服企業枕戈待旦
出口市場不穩定、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漲,加上限電拉閘,一道又一道難題,一個又一個關卡,都關乎著鞋服等中小企業的生死存亡。
如果說2008年金融危機來臨是對中國民營經濟一次大浪淘沙式的洗牌,那么,去年以來宏觀政策調控,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變化,對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更是一次生死攸關的考驗。6月上旬,鞋服等中小企業普遍向記者反映,“現在的生存壓力比2008年金融危機來臨時還大”。
時值盛夏,正是用電高峰,各地電力供應告急,一些地方供電采取“有保有限”政策,保龍頭企業,限小企業。因此,限電拉閘對于困難重重的鞋服等中小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有專家就此指出,鞋服等民營企業頭上有“五把刀”,限電拉閘可能是壓垮中小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今年“電荒”為何提前到來?
與以往不同,2011年的缺電來得有些早。春節過后,各地工廠紛紛恢復開工生產,電力供應緊張情況一直在持續,出現淡季也缺電的緊張局面。
以民營企業扎堆的浙江省溫州市為例。據預測,今年夏季高峰期,溫州電網用電負荷需求將達640萬千瓦,電力缺口達70萬千瓦。面對嚴峻形勢,溫州電力局與溫州市經貿委加強聯動,出臺了2011年有序用電工作意見,并根據供用電緊張程度,逐級啟動有序用電方案。
隨著用電缺口的不斷加大,溫州有序用電方案不得不逐級上調:今年3月22日,溫州全市啟動C級有序用電方案,錯避峰30萬千瓦;4月14日,有序用電方案上調至D級,錯避峰48萬千瓦;6月2日,有序用電方案從D級上調至E級,錯避峰60萬千瓦。
2011年這場提前而至的“電荒”,讓溫州許多企業措手不及。
“溫州36萬中小企業頭上有‘五把刀’:節能減排帶來的限電壓力、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工人加薪潮和結構調整。而限電則是目前最大的壓力。”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周德文說,溫州36萬家鞋服等中小企業面臨拉閘限電問題突出。從開始每開1天工必須停電2至4天,變成后來的“停10開5”。
據溫州電力系統有關人士分析,今年的“電荒”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就溫州而言,電源性缺電是主要原因。溫州電力供應主要來自浙江電網,由華東電網統一調撥。缺電時會向安徽、福建等附近省份臨時外購電,但遇到用電高峰期,其他省份自身用電需求也在增加,購電額度就會變得非常有限。此外,用電需求快速反彈、火電新增規模下降、部分機組出現故障停運等也是供電能力下降的因素。
“用電難”一直是這些年來寧波中小企業遇到的老大難問題。而今年的“用電之難、拉閘限電時間之早”前所未有。
“自年初以來,寧波已三次啟動有序用電錯避峰方案,對部分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和居民生活用電帶來一定影響。”寧波市經委副主任葉春華在寧波市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
按照比例,目前,浙江省分配給寧波的用電指標僅為610萬千瓦左右,需要限電60萬千瓦。
“從全省供電能力看,除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用電形勢嚴峻外,其他月份用電形勢也不容樂觀,不同程度的電源短缺有從季節性演變成常態化時段性的趨勢。”葉春華指出,總體上,寧波今年電力供需形勢要明顯比去年嚴峻,完成有序用電任務較為艱巨。
據有關方面透露,今夏用電高峰期,華東、華中部分省市可能會出現自2004以來最嚴重的電荒。
華東電網公司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期間,華東全網最高用電需求約為1.9億千瓦,同比增長14.9%。高峰期間,華東全網電力缺口將達到1166萬千瓦。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帥軍慶指出,僅國家電網負責的26個省份經營范圍內電力缺口就將達到3000萬千瓦左右,其中,京津唐、河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河南、江西、重慶等10個省級電網將出現電力供需緊張局面。
“有保有限”苦了鞋服等中小企業
面對進一步加大的用電缺口,一些地方紛紛采取有保有限的措施,對不同企業在限電方面區別對待,使許多本來處于競爭劣勢的中小企業逐漸被邊緣化。
溫州電力局的相關人士表示,對重點用電大戶特別是全市50強企業,列入重點保供電范圍,確保重點工程可靠用電;對高能耗、落后產能企業一律實行限電、停產錯峰、減半用電等方案,限電指標提前告知,使企業事先做好準備;對成長型高新技術企業、新能源企業,一般予以相應保障,提供最優化用電方案。
另外,溫州還啟動對21家重點用能企業的排查,對超限額用電的將實行“每度加收0.1元至0.3元”的懲罰性電價。同時,2011年的有序用電方式由總量控制轉為負荷控制,有序用電方法由“停幾開幾”轉為“錯避峰”。{page_break}
據葉春華介紹,寧波將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分級控制、有保有限”的原則,實現“停機不停線、限電不拉路”的工作目標,把保障居民生活用電放在第一位,按定時間、定企業等原則安排各縣市區企業在白天高峰時段錯避峰,優先保障市區及醫院、學校、鐵路等重要用戶的用電,維護全市正常的供用電秩序。
葉春華介紹,對高耗電、低產出的企業,集中安排避峰讓電,盡力保障低能耗、高產出的企業用電,合理安排企業輪休制,利用星期日和夜間時段進行生產。對不執行用電計劃的企業,將予以強制性停電。
此外,提前做好迎峰度夏期間的有序用電方案,對非金屬礦物制品、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等八大類高能耗行業,采取集中停產或壓負荷等多種方式,讓電于民。
“用電采用有保有限政策,最終苦了我們中小企業。”溫州一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他說:“我的企業規模不大,注冊資本金只有幾百萬元,屬于限電拉閘對象。去年我們廠里三天兩頭停電,出口訂單無法按時生產,真把我給急死了。我本想找中央電視臺等相關媒體投訴,后來一些朋友告訴我跟電力部門作對沒什么好結果,不如疏通一下關系,讓他們關照關照。現在用電問題雖然解決了,可是我還是擔心用電高峰時遭限電拉閘,畢竟我們是小企業,并不屬于照顧對象。”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溫州中小企業占99.9%以上,一旦大面積限電、停電,制造型企業將陷入停工、減產的發展危機,僅限電拉閘就有可能把中小企業壓垮。
自行發電燒的都是錢
一方面限電拉閘,另一方面訂單需要按時生產,這迫使一些中小企業在停電時自行發電,結果出現戶戶點燈、家家冒煙。
位于溫州瑞安經濟開發區的塞納集團是瑞安市前50強企業。塞納集團行政總監孫益練向記者透露,瑞安從今年4月開始限電拉閘,3天停電一次,停電時企業就自己發電,每發1度電需5元錢成本,不斷上升的運營成本,讓企業不堪重負。“我們公司一年產500萬雙鞋,大部分是出口訂單,如果不按訂單進度生產,企業信譽就會亮紅燈。”孫益練說。
瑞立集團是瑞安市汽摩配龍頭企業,該集團總經理陶保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瑞安現在一周停幾次電。昨天我們廠剛休假,今天恢復生產,端午節就不放假了。錯峰用電,本來要限30%,大企業給照顧,我們是瑞安的前50強企業,根據產值與能耗增長限電,過去限20%,現在壓到5%,這已經給了很大照顧了。”
臺州一些中小企業對停電問題也感同身受。臺州市黃巖區濱海模塑集團公司總經理洪明志說,“我們黃巖區一周限電一天,到了夏天還要限電,這個問題不是政府能解決的,需要電力等部門協調。現在我們只好自己發電,每發1度電需要5元成本,自己發電能耗更高,這并非節能減排,反而增加了能耗與污染。西電東送,還是解決不了問題。”
限電拉閘致使企業倒閉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一些地方限電拉閘主要原因是電荒,但也有一些地方借節能減排名義限電拉閘,迫使企業停產。
6月5日,記者在臺州市路橋區篷街鎮采訪時了解到,一家民營企業也因限電拉閘問題與前來執法的工作人員發生口角,導致企業廠房被強拆,最終關門倒閉。
蓬街鎮鎮長王耀向記者介紹,這是路橋區委點名整治的企業之一,區環境整治辦公室統一執法,鎮里只是配合工作。按區里要求,環保不達標的企業在5月31日之前必須先關停,經整治后,環保合格的企業可繼續生產。
王耀說:“我們執法人員到這家企業時,企業還在生產,我要求企業先停電,由于該企業相關人員不予以配合,把大門關上,還揚言‘誰要停電就把誰給剁了’。最后區里決定對這家企業進行強拆。當然,我們拆掉的只是違章搭建。目前已拆除的有20多家企業。現在環境整治壓力很大,區里有1000家企業,鎮里有300—400家企業需要整治,但是無論遇到多大阻力我們都要進行。”
對于政府的強制行為,周德文這樣評價:企業最希望政府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要將節能減排簡單化,對待節能減排應有系統的解決辦法。
“最重要的是,政府應進一步與中小企業溝通,讓節能減排工作透明化。限電直接牽扯到中小企業的利益,很多企業主希望政府至少在減排工作執行前與他們充分溝通,講明工作方法,并爭取企業的理解。但現在看來,政府做得還不到位。”周德文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