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夏日給孩子選一雙好童鞋?
夏天里,如何給孩子選一雙合腳的鞋,成了很多媽媽關心的問題。鞋子舒不舒服,只有寶寶自己知道,如果寶寶不懂表達,不僅讓腳難受,嚴重的還會影響到寶寶的足部發育;同時腳底還有很多重要的穴位,直接影響到身體各個部位的健康。所以選雙合腳的鞋就成了一件不容忽視的大事。但現實情況是,因為缺乏行業標準,給寶寶選鞋的確成了一件讓人頭疼的難事。
包頭款最受歡迎
童鞋要比成人鞋更嚴格這些誤區統統不要
日前,記者在多家商場采訪了多個皮鞋的里料,最好是選擇豬皮的,因為豬皮的透氣性最好。
除了包頭款,一些時裝款涼鞋今年也較受歡迎。童天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購買時裝款涼鞋的,主要是一些大童(9歲以上的),比如這幾年特別流行的羅馬鞋,今年也進入了童鞋的領域,高幫、交織綁帶都是今年的流行元素。而色彩方面,今年則比較流行純凈的素色,色調以黑、白為主,間或也有一些粉色童鞋。
銷售人員告訴記者,夏天選童鞋,第一重要的是舒適。因為兒童的腳會大量出汗,所以透氣性差的鞋子會讓腳很不舒服,也容易讓細菌增生,所以應該選用透氣性好的天然皮革做成的鞋子;此外,還要考慮到鞋墊,一些童鞋品牌設計了透氣鞋墊,每天可以取出通風晾干,避免細菌生長和鞋內太過濕熱。
童鞋要比成人鞋更嚴格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歐美國家,童鞋的生產標準比成人要更為嚴格。比如美國出臺了《消費品安全改進法案》,根據法案,兒童用品涂料中鉛的限值變化將縮小近十倍,從目前的0.06%降低至0.009%;永久性禁止兒童用品中含有超過0.1%的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及鄰苯二甲酸丁芐酯(BBP)三種物質;此外,兒童用品生產商還須在產品及其包裝上貼上永久的清晰標記,包括生產日期、批號信息及產品的其他識別特征,以便于采取回收行動或追溯來源。而中國目前還沒有權威部門出臺一份全國性的“童鞋生產安全標準”。{page_break}
廣東是全國三大童鞋生產省份之一,此外還有浙江、福建。但是因為行業標準的缺乏,這些品牌難以有創新之舉,因為企業擔心無法通過行業標準檢測。
相比之下,國外的童鞋企業在設計上就特別關注腳部的發育,例如日本第一童鞋MoonStar,就開發了幾個童鞋特殊機能,一是開發寬敞舒適的不對稱鞋楦,可以防止拇趾外翻;二是鞋底可以沿著從大拇趾關節到小趾關節的連線彎曲,與腳掌的自然彎曲位置一致,從而防止扁平足;三是補強板箱式結構促使孩子腳骨架正常發育,防止過度內轉。這些落到實處的細節上的創新,都值得國內童鞋企業學習。
這些誤區統統不要
兒童發育專家、珠江醫院兒科副主任李宏告訴記者,在他接觸的病例中,就有兒童因為鞋子不適而給足部造成困擾的案例,比如皮膚損傷,走路姿勢不良等。根據李宏教授介紹,兒童走路時是滾動式走路,如果鞋子不舒適,就會讓走路的滾動模式受到影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走路姿勢的問題。
李宏教授表示,在童鞋問題的選購上,家長容易陷入一些誤區。比如以為鞋幫、鞋面越軟越好,但其實鞋的后幫不能太軟,硬挺的鞋幫才能給寶寶提供應有的支撐,并對寶寶的小腳起到保護作用,而鞋的頭部也不應太軟,否則難以抵擋硬物對腳趾的撞擊。還有的家長在買鞋的時候喜歡用手去折鞋底,鞋底越容易折,就認為鞋越舒服,這其實也是一個誤區。過軟的鞋底不能支撐腳部,時間久了還會傷害寶寶的足弓。科學的彎折位置不是在鞋子的中部(足弓位),而應該是在前腳掌的跖趾關節處,這樣才能與兒童行走時的滾動模式相符。還有鞋底的問題,有的說厚好,有的說薄好,其實太厚太薄都會破壞腳的受力平衡,兒童鞋的合適厚度應該是5-10毫米,鞋跟的高度應該是6-15毫米。此外,還有最為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家長為了讓鞋子能多穿幾個月,就買大一號的鞋子,其實這對寶寶的腳是特別不好的,因為過大的鞋,會讓寶寶行走不便,讓腳部過度疲勞,甚至還會對腳趾、腳后跟造成磨損。所以,買鞋的時候,測出來應該穿幾號,就買幾號,千萬不能貪便宜買大了。一般來講,寶寶的鞋子每個季度就應該更換一個碼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