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贊助三代表團征戰大運 拓展國際版圖
10日,中國著名運動贊助代表了匹克“南半球戰略”全面啟動,國際化列車再度加速。
屆時,匹克集團董事長許景南、國際大體聯執委 ,塞爾維亞大體聯主席:斯尼克-扎斯尼奇先生Mr.Sinisa Jasnic、國際大體聯執委.烏拉圭大體聯主席:胡里奧-雅各布先生Mr.Julio jakob、烏拉圭大體聯團長 曼紐爾先生 Mr.Manuel、南非大體聯主席,非洲大體聯主席: 瑪魯貝特-萊勒德先生Mr.MalumbeteRalethe、非洲大體聯秘書長:彭妮娜-卡本吉女士Ms.Penninah Kabenge、塞爾維亞著名籃球教練:拉里-盧西奇先生Mr.Lale Lucic等出席發布會,并現場簽下贊助協議。
“南半球”戰略成型 國際化步伐再加速
事實上,各大體育賽事一直是國內外運動品牌爭奇斗艷的賽場,其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對賽事資源的利用,匹克有著非常靈敏的嗅覺和迅猛的執行力。
匹克從當年簽約劉玉棟、贊助“八一”隊開始與籃球結下不解之緣,并確立了打造籃球裝備第一品牌的發展戰略。沿著這一發展思路,匹克加快與國際最頂尖籃球賽事資源NBA和FIBA的接觸,并最終成為其官方合作伙伴,對兩大賽事資源的壟斷使其在籃球裝備領域無出其右。同時,也因為對籃球領域的專注,匹克“專業化、國際化”的品牌發展戰略日漸清晰和系統,促使匹克在思想理念上走在同行的前面,也使品牌生命力更加頑強。
從此次匹克贊助對象來看,非洲大體聯幾乎囊括整個非洲大陸,烏拉圭南美洲東南部,如果再加上之前與澳洲女籃等的合作,會發現匹克的營銷布局已經在南半球全面鋪開。匹克認為,在當地的服飾店中銷售產品并不代表成為國際品牌,必須擁有自己的分銷渠道。目前匹克在中國的零售網點已達7000多家,在歐、美、亞、非、大洋洲五大洲的渠道架設也出具規模,隨著美國洛杉磯分公司的成立,初步形成了以中國為核心市場的品牌全球營銷網絡。
與此同時,匹克也表示但僅僅將產品輸入五大洲市場的是不夠的,認為只有讓品牌深入人心,成為消費者認可和喜愛的朋友,才是真正立足于國際市場。深圳大運會正是匹克“南半球戰略”推進中難得的契機。借助大運會日益高漲的關注度,結合匹克品牌自身定位的特點,將助推匹克向國際專業體育運動品牌邁進。{page_break}
匹克言深層動因 助培年輕一代
盡管大運會的影響力弱于奧運會、亞運會等賽事,但是大運會的參與者正是各品牌最直接、最核心的消費群體,為此,通過贊助形式搶占大運相關資源,是品牌提升自身美譽度和消費者心目中認知的最佳途徑。當然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并非搶占體育資源就一定能夠發揮去作用并帶來效益,首先必須考慮的是企業戰略與之是否存在共通的價值追求,只有實現由內而外的匹配才能真正將資源效用最大化。
對此,許景南董事長表示:“大運會蘊含著體育未來的希望,也是培養年輕運動員的搖籃。匹克作為堅定不移走國際化路線的品牌,始終關注全球體育事業的發展走向。贊助非洲大體聯、塞爾維亞及烏拉圭代表團,是因為我們有著對‘更快、更高、更強’體育精神的共同追求,有著培養年輕運動員、促進體育運動發展的共同目標。而這也是我們最終達成合作的深層。非洲大體聯主席: 瑪魯貝特-萊勒德先生Mr.MalumbeteRalethe 表示:“非洲是第一次與匹克合作,我們有各種各樣的比賽項目,并且和NBA也有合作。此次大運會非洲大體聯派出23個代表隊,他們將穿匹克的運動裝備參加各種比賽,我想借由大運會這個時機,今年9月在塞內加爾舉行的大型賽事中有更深層次的合作,今后在東歐有更多的地區看到匹克商品的銷售。”簽約儀式中雙方同時也表示。
事實上,匹克每一項體育營銷舉措都有著充足的理由和明確的目標。以籃球為核心,匹克通過與NBA及FIBA等籃球賽事資源的合作,逐步實現中國籃球裝備第一品牌的目標,在籃球領域風生水起,并成功借助國際資源迅速孵化國內市場。隨著在籃球裝備領域地位的鞏固,匹克的觸角開始涉及網球、足球、跑步等領域,進入“以籃球為核心、多元化發展”的階段,2010年與WTA達成合作協議無疑成為匹克多元化戰略吹響號角。
許景南董事長表示,匹克已經將運動精神融入品牌文化,無論是中國青少年籃球/足球發展計劃還是助三大代表團征戰大運,都是匹克傳遞體育文化與精神的方式。實現企業文化、企業經營與國際的全面接軌,深入挖掘國際品牌的意義和價值,才能帶領匹克成為中國品牌國際化的驕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