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灣鞋業上半年運行報告:內銷淡季長 外貿挑大梁
1-7月份,龍灣制鞋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呈現六大新特點。其中,內銷型鞋企在生產淡季替外貿企業貼牌加工防止工人“散伙”、企業生產成本平均上升30%等情況,尤其令人關注。
龍灣是溫州重要的女鞋生產基地,也是中國皮革協會授牌命名的“中國女鞋生產基地”。龍灣鞋業協會近日發布的《經濟運行情況分析》顯示,1-7月份,龍灣鞋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44億元,同比增長16.2%。在龍灣區本級的企業中,浙江大自然鞋業有限公司以排名第14位入圍該區工業企業25強。
據龍灣國稅分局統計,今年1-7月份,銷售收入和稅金入庫在龍灣區制鞋企業中居前十的,分別是大自然鞋業、奧發實業、大盾鞋業、愛儷嘉妮鞋業、金谷鞋業、奧立維鞋業、浩康鞋業、劍派鞋業、香婕麗鞋業、金泰鞋業等。
今年上半年以來,龍灣鞋業經濟運行具有6個主要特點:
一受氣候反常等因素影響,龍灣鞋業內銷業績“相當一般”。據龍灣鞋業協會對191家會員企業的相關統計,多數企業生產設備開工不足,生產淡季也從往年的6月份提前到今年的5月份。
二生產成本大幅提升。其中,員工工資、福利等勞動力成本上升20%以上,原材料價格上升15%以上,加上油價、水電、房租和資金成本上升等,今年龍灣制鞋企業的生產成本總和上升30%左右。
三企業利潤下降。目前,該區多數鞋企堅持微利生產經營,部分企業保本甚至虧損經營,真正盈利的企業僅為少數。據龍灣鞋業協會分析,主要原因是生產成本大幅上升,而產品價格受市場競爭擠壓未能相應提高,導致嚴重擠壓企業的利潤空間;其次,是受匯率、利率等影響;第三,是龍灣國稅部門對永強片區的鞋廠普遍性地補稅,按照鞋廠去年的用電量和原材料耗用量一一查對鞋廠的產量、產值,對納稅對象逐步實施規范化管理,使永強片區中小鞋廠少開增值稅發票的現象大大減少,去年的增值稅今年補交,使不少企業在現在宏觀經濟環境趨緊的形勢下,部分利潤轉為補交的稅金。
四外貿生產好于往年。龍灣鞋業協會秘書長蔡燕炯告訴記者,今年龍灣鞋企的外貿訂單比往年多,主要原因是珠三角一帶的政府導向發生變化,廣州等地的部分企業訂單向浙江一帶轉移,而溫州、臺州溫嶺是重要的轉移地。這使得原先的龍灣外貿型鞋廠訂單普遍飽滿。雖然不少內銷型鞋廠幫忙生產外貿訂單,沒賺到多少利潤,但可以讓員工在5—7月的生產淡季也有活干,而不至于“散伙”。內銷型鞋廠在生產淡季和外貿型鞋廠合作完成外貿訂單,已成為普遍現象。據龍灣鞋業協會不完全統計,70%以上的龍灣內銷型鞋廠,在淡季生產外貿鞋。“有一家外貿型鞋廠,自家2條生產線開足馬力生產的同時,還把外貿訂單陸續交給六七家內銷型鞋廠生產。”蔡燕炯認為,這既有效解決了外貿型鞋廠訂單多但場地和員工不夠的矛盾,又充分利用了內銷型鞋廠的資源。他分析說,上半年以來,龍灣鞋業產值稅收增長,主要靠外貿生產拉動。
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少數企業因種種原因先后退出市場。主要分兩種情況:一是企業經營不善,產品沒有競爭力,導致企業虧損,被迫關閉或停產;另一種情況是涉足非法擔保公司,像巨邦鞋業公司等把錢投向非法擔保公司拿高利息,結果上當受騙,企業倒閉。
六鞋業轉型升級在部分規模以上企業中加速進行。創新營銷模式、調整產品結構、加大研發資金和人才培訓的投入,以及實施精細化管理,使一些有實力、有品牌的鞋企不斷增強企業的發展后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