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成本上漲再度吞噬鞋服廠商利潤
2011年,鞋服行業經歷了市場的驟變。上半年,“漲價”是行業關鍵詞,然而好景不長,進入秋季后,鞋服行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低潮,減產、停工、倒閉正在浙江的鞋服基地輪番上演。雖然距離春節還有近一個月,但浙江的很多鞋服企業已經提前開始放年假。是什么原因導致了行業出現如此凄涼的境況?企業又將如何渡過危機?
進入冬季,紹興柯橋的鞋服企業發現,他們的電費結算正在發生改變。以往,這里的工廠是按月上繳電費,但近兩個月來,他們卻不得不每10天上繳一次電費。出現這一變化的原因是電力公司擔心這里的鞋服企業突然倒閉。
從記者近期對浙江鞋服企業的實地探訪來看,鞋服企業在過去的一年經歷了市場的冷熱驟變。在上半年短暫的輝煌過后,訂單大幅下滑,庫存壓力巨大,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原料價格波動、貸款利率上調,種種不利因素的疊加,使得不少企業被迫減產甚至停產,一場鞋服行業的危機正在上演。
人力成本上漲吞噬利潤
杭州的四季青,有“中國服裝第一街”之稱,而杭州周邊的蕭山、柯橋、湖州、嵊州等鞋服工業園,便是支撐四季青美譽的后盾。
浙江祥潤制衣有限公司是蕭山工業園一家大型的服裝生產商,該公司的副總經理張躍權告訴記者,作為外銷型服裝企業,當前的毛利不會超過10%,凈利也就4%~5%,人民幣升值、人工成本的增加、原材料的變動,這三者的影響對于外銷型服裝加工企業是非常致命的。
這不只是張躍權一個人的苦衷。在浙江紹興、嵊州及湖州等地紡織服裝企業,多家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勞動力成本上漲、人民幣升值、原料價格波動、財務費用的增長等種種不利因素,使得不少企業正陷入困境,其中以勞動力上漲成本影響為最,部分企業僅今年一年,職工工資的上漲幅度就達到了20%。
以祥潤制衣為例,2009年,該公司操作工人的平均工資是1900~2000元/月,到2010年年底,他們的平均工資上漲至2600~2700元/月,今年年底工人的平均工資已經增加到3000~3100元/月。目前,該公司的工人人數為1800~1900人,也就是說,僅勞動力成本,該公司今年就比2009年多支出2000萬元。
即便是對于一家擁有近2000人的大型服裝企業而言,2000萬元也絕非小數,僅人力成本上漲這一項,就可能吞噬掉了它們絕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利潤。
浙江最大的褲裝生產企業杭州海德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俞學誼告訴記者:“在國內紡織服裝加工企業中,年利潤超過3000萬元很少。就以我們公司為例,目前一條褲子最多也就賺4塊錢,今年的產量是500多萬條,也就是說,今年我們廠的利潤其實只有2000萬。”
據了解,對于鞋服加工企業而言,面料成本約占70%~75%(人力成本上漲后,原材料成本所占比重約65%~70%)。現在,市場的原材料成本差不多,如果面料的成本增加而導致漲價,客戶還可以接受。同時由于各個企業的人力成本不盡相同,如果以人力成本上漲為由上調加工費,客戶一般很難接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