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崇德鞋業不開訂貨會 代理商照樣賺錢?
崇德鞋業員工在樣品室察看新研發設計的鞋款。
國內時尚潮流中心廣州,一直是溫州鞋企難以大舉攻克的“高地”。經過近10年時間的拼搏,目前奧康已在上海建立了樣板市場,紅蜻蜓在廣州市場也是備受同行贊譽,它們已經成為攻克上海、廣州市場的溫州鞋業英雄式品牌。鮮為人知的是,其實從1998年至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溫州PU女鞋品牌“崇德”,每年僅在上海、廣州銷售的女鞋,就各超過10萬雙。
墻內開花墻外香的溫州市崇德鞋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崇德鞋業”),還有一手更牛的高招:該公司從1997年建廠以來,十幾年里從來不開訂貨會,“公司做什么鞋子,代理商就賣什么鞋子”。由于鞋子暢銷,代理商有錢賺,這個“光榮的傳統”一直保持到2010年底。
不開訂貨會的“另類”
在龍灣區永中街道的永強路上,從家庭式小廠起步的崇德鞋業的大門并不顯眼,但是從這三四米寬的大門進去,沿著長長的走廊一直進入,卻能發現一番別有洞天的景象。
1997年初,姜德生、邵崇華夫妻看身邊做鞋的人能賺大錢,于是一合計,各取姓名中間的字,“崇德鞋業”從此問世。當時大家或許都想不到,“崇德”這個看起來更像男鞋品牌的女鞋品牌,此后竟然能在時尚女鞋圈子里做得風生水起。
和絕大多數溫州女鞋企業一樣,崇德鞋業在銷售模式方面,走的是省級總代理制度。據崇德鞋業董事長姜德生介紹,目前該公司銷售網絡已比較健全,20多個省級總代理將崇德女鞋賣到上海、廣州、常熟、深圳、杭州等地市場。
根據日泰集團營銷公司總經理滕志杰描述,在創業初期,溫州的制鞋企業由于規模較小,每天產量不大,一般都是不用開訂貨會的,但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市場競爭日趨加劇,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每個季度召集代理商開新產品訂貨會,已成為溫州鞋企的“鐵規矩”。如今,為了在白熱化的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一些溫州鞋企更是每個月開一次小型訂貨會、每個季度開一次大型訂貨會。目前,崇德鞋業有兩條制鞋生產流水線,400多名員工一天能生產4000多雙女鞋,年產量為100多萬雙。
在滕志杰等資深鞋業界人士看來,作為一家年產女鞋能力100多萬雙的企業來說,十幾年不開訂貨會而且企業做得那么好,在溫州制鞋行業是難得一見的。那么,崇德鞋業十幾年不開訂貨會的秘訣在哪里?
三管齊下
露出“微笑曲線”
1992年,宏基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線”理論。“微笑曲線”指微笑嘴型的一條曲線兩端朝上,在產業鏈中,附加值更多體現在“設計”和“銷售”這兩端,而處于中間環節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崇德鞋業十幾年不開訂貨會,但銷量卻穩固提升,最大的秘訣就是抓住了研發設計這個關鍵點,生產出來的時尚新穎的崇德女鞋,在市場上多年保持暢銷態勢。
作為時尚產業,制鞋企業的研發設計能力至關重要。據該公司總經理邵崇華介紹,在這個方面,崇德鞋業不惜下血本,三管齊下力保行業領先。
一是充分利用內部資源,提高研發設計能力。該公司研發機構現有8名鞋樣設計師,他們每季度能開發設計100多個女鞋款式。由于大多數鞋樣設計師在公司年頭較久,對崇德女鞋的時尚風格潮流,既能作較好的歷史傳承,又具備推陳出新的創新能力。
二是公司董事長姜德生經常帶隊,到廣州、昆明、沈陽等地市場一線,采購市場上比較暢銷的鞋款。據統計,每個月都能采集到幾十款好看、實用的鞋樣。
三是充分利用代理商的資源。每個月,該公司全國各地代理商都會把當地市場上的暢銷鞋款,源源不斷地用特快專遞速郵給公司研發機構,供鞋樣設計師在研發設計時作參考。
邵崇華告訴記者,這樣三管齊下研發設計出來的崇德女鞋,即使在國際大都市上海、中國制鞋業的時尚潮流中心廣州,也賣得相當好。
十年前
就殺入上海和廣州
經過近10年的拼搏,目前,奧康、紅蜻蜓已成為攻克上海、廣州市場的溫州鞋業英雄式品牌。但很少有人知道,從1998年至今,“崇德”每年僅在上海、廣州銷售的女鞋,就各超過10萬雙。
1997年剛創業時,崇德女鞋一進入江蘇常熟市場,便以時尚、新穎的風格廣受同行關注。邵崇華回憶說,該公司上海代理商胡森,就是當年被“吸引”過來的。當年,想做女鞋生意的溫州人胡森,到常熟考察市場,看見崇德女鞋賣得特別好,款式也好看,第二天就買了飛機票,跑回溫州去看崇德鞋業的真面目。
讓邵崇華記憶深刻的是,當時胡森打扮很時尚。當他留著卷發、長胡子,穿著風衣,拉著行李箱,出現在崇德鞋業廠區時,很多工人都從車間的窗戶里探出頭來,大家都以為是外國人來了。等他開口,才知道他是地地道道的溫州人。
說起胡森,崇德鞋業副總經理邵秀華一直親切地稱呼他為“弟弟”。公司往上海鞋城給胡森發貨時,都會直接在收件人一欄寫上“弟弟收”。從1997年開始,也正是這名打扮時尚的“弟弟”,第一次將崇德女鞋擺進上海的各大超市銷售。那以后,崇德女鞋陸續進入各地超市。在上海市場,崇德女鞋每年的銷量都有十幾萬雙。
在廣州大都市鞋城做批發生意的黃國強,1998年成為崇德鞋業的代理商。如果說“弟弟”帶動了崇德女鞋走上商超銷售的模式,邵秀華認為,黃國強的采購模式也讓她學到了新東西。
邵秀華說,別的代理商來公司的時候,都會親力親為采購鞋款,但黃國強夫婦到公司時,兩人從來都是“游山玩水”,對鞋款不聞不問,而是讓隨行的幾位店長全權負責采購。黃國強說,一線員工能接觸到消費者,對款式的把握更為準確。同樣,崇德女鞋在廣州市場的銷量,每年也有十幾萬雙。
代理商
經常到公司“搶貨”
由于一直是“公司做什么鞋子,代理商就賣什么鞋子”,所以在產品旺銷的時候,這種“以產定銷”的模式有時會導致產品脫銷,上演代理商到公司搶鞋子。
去年冬天,在崇德鞋業公司內就上演了一場“搶鞋大戰”。邵秀華說,當時天氣突然轉冷,各地對棉鞋的需求量突增,代理商紛紛致電企業要求補單,一下子接到這么多訂單,公司不得不要求工人加班趕貨至晚上10點,兩條流水線超負荷生產,每天最多能生產出5200雙鞋,可這樣還是滿足不了不斷增加的發貨需求。
為了能早點拿到貨,常熟、合肥、上海等地的代理商都親自坐飛機到溫州,在車間里等著成鞋裝箱,再親自運送回去。很多代理商都說,如果不親自來溫州拿貨,最熱門的那幾款女鞋根本拿不到,不但收入少了很多,客戶那里還不好交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