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草成燙手山芋 皮革業走產業升級之路尋發展
近日,有媒體稱,曾被譽為“軟黃金”的皮草,如今成了燙手山芋。據調查稱,在皮革之都海寧,這幾個月陸續有商家因庫存壓力難以為繼而破產。
這個得看上下游情況,皮革原料行情和下游服裝行情,才能得出結果,和紡織業大環境也有點關系,另外看一些國內知名的皮革服裝品牌的行情。去年等一些大品牌的問題,就對面料業產生了效應,今年輕紡城市場的面料行情就不溫不火,不少人說沒生意。原料動不起來,說明市場有問題,價格回落是正常的,最多部分商戶資金問題嚴重。
這幾天柯橋皮革市場開業,單位好多女同胞已經“一見鐘情”了,個人認為,其實市場完全可以把圍巾和皮革一起宣傳起來,到秋冬季節,這兩樣東西都是女士必備的,如果再把濮院的羊毛市場拉過來,那就更熱鬧了。對于我們皮革區形勢熱銷,是不是可以這么認為,牛仔、羊毛衫和皮革均有替代性,在一起容易搶奪市場份額,柯橋的是面料市場,半成品,皮革、牛仔、羊毛衫是終端消費市場,兩者不形成競爭關系,所以皮革市場在柯橋能大賣?
海寧民營企業協會、財通社記者岑建平:皮草是指裘皮一類的高檔消費品,皮草很暖和,里面一件薄羊毛衫就可過冬了。
我認為價格下降主要是上游原料價格大幅下降,普通的皮裝、箱包不包括在內,當然也許會隨帶下降一點。原料下跌,成品自然下降。破產倒沒聽說,只是有的專門進貨做經營的,開的不好就轉讓掉門店的情況是有發生的。
現在店鋪的費用從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都有,一般是三、五十萬元,比如300萬元才只是優先租賃權5年,每年還得另付租金。
其實有漲有落是規律,皮草遇冷跟整個經濟大氣候有關。如果短裝在萬元以下,普通百姓也能買一件享受一番,這應該是好事吧。但誰能保證以后會不會再漲上來,就像房價,能說下降后不會再上來嗎?
要說被電商分流,個人感覺電商是一個次要因素,因為電商銷售的都是小商品,上萬的不大可能也不放心,價值高的商品,網購比較少,高檔的畢竟有些不大放心,要眼見為實,而且裘皮之類的,美女都喜歡穿著試試才能決定買。
長興縣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財通社記者周麗平:
皮草穿著有點暴發戶的味道,估計今年經濟不景氣,暴發戶少了,所以皮草買得也少了。
紹興柯橋區輕紡城市場監管分局、財通社記者孫衛國:產品的“冷熱”都是相對的。
個人認為,不能單單因為今年皮草銷售形勢的稍稍不景氣就直接“判定”為皮草“遇冷”。中國輕紡城服裝服飾市場二樓現在也有了海寧和余姚皮草的“二級批發市場”,但從消費者的口中得知,皮草總體的價格相比去年在海寧買的價格盡管有降,但還是降幅不大。而且用經營者的話說,價格相對較低是因為在中國輕紡城開店“租費便宜,所以也賣得便宜”。
其實,現在好多產品都是如此,不僅僅是皮草,所以個人認為,說皮草遇冷顯得有點夸張。因為現在,作為經濟發展“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普遍不足啊。
不過我感覺,如果鐵定要買,那今年機會是不錯的。
紹興柯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財通社記者胡家英:
我們這次新開的皮革專區主要是為了招商引資,所以柯橋這邊的皮革城租金比海寧低,柯橋主要還是做面料的。我們這次同類產品,比去年便宜10%至20%,當然,會討價還價的人可能得到的實惠會更多,感覺柯橋人對買皮草還是很有興趣的,只是很多人還不知道有這個市場,還需要持續不斷的宣傳。
導報記者評論:個人認為,社會觀感也好,人們的穿衣觀念發生改變也罷,皮草市場目前已經從幾年前的狂熱期進入了相對冷靜期,價格也算在趨于正?;?。
市場趨于飽和,從而出現低價競爭的不良勢態,應該是市場趨冷的原因之一,另外就是原材料的行情回落,可能也有原因。
制造業正在迎來新一輪的轉型升級,在轉型升級的浪潮中,皮革行業也需要緊跟潮流,不斷改革,走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才能不被市場淘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