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鞋品牌難破藩籬 如何才可以實現逆襲
傳統女鞋的“同質化”問題嚴重是被詬病的一點。人們從這家店走到另外一家店,發現里面的鞋子類型都差不多,去掉品牌標識幾乎一樣?!皣鴥扰放频母偁幜Σ粩鄿p弱,在質量、設計方面難以與一些國外品牌抗衡,而且價格優勢也并不明顯。”國外的女鞋品牌大量涌入對國內的女鞋品牌造成較大沖擊。
線下傳統品牌的競爭基本上是1:10左右的競爭,因為在商場上只有十幾個競爭對手,所以只要在這十幾個對手中做好就能突圍,但轉到線上時,面臨的競爭將會是1:1000甚至1:10000都有可能,因為線上同時在線的可能有幾萬個商家。
隨著中國傳統本土女鞋企業的2015年財報在近期陸續發布,本就為數不多的幾家上市女鞋企業的業績幾乎都在下滑。百麗國際在2015年前三季度的關店數量也有418家。2015年8月,其旗下同名女鞋品牌“百麗”關閉了香港最后一家店鋪,被視為退出香港市場。
[達芙妮發展電商的同時大刀闊斧改革優化其商業模式,將從加盟模式轉為直營模式。目前,達芙妮加盟店的比例已不足10%。調整不可謂不大。要知道,在達芙妮初創時期,其加盟店的比例約為80%。
[開季鋪貨時,由于鞋子的尺碼和顏色較多,第一次單店鋪貨需要達到當季銷量的70%~80%。為了保證生產滿足鋪貨需求,生產需要提前6個月展開。在此期間,品牌商還需要召集全國各區集中總公司開訂貨會,再提前3~5個月進行樣品研發。訂貨會結束后,再整理訂單、試產,如此下來,一個流程大概要花9~12個月。
“在華爾街工作的男人,即使年薪有10萬美元,但常常一年只穿兩雙鞋。一雙是工作時候的商務皮鞋,另外則是去健身房的運動鞋。”所以兩年前創立“燙·社交女鞋”時,孔靖夫理所當然選擇了女鞋行業,“女性愛買鞋天經地義嘛。”
然而,隨著中國傳統本土女鞋企業的2015年財報在近期陸續發布,本就為數不多的幾家上市女鞋企業的業績幾乎都在下滑。
真是奇怪,難道現在國內的女人都不買鞋了嗎?
偏向于平價大眾消費的達芙妮2015年營業額為83.79億港元,同比減少19.1%。在盈利上,該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為3.79億港元,比上年大幅下滑超300%。這也是達芙妮近十年來首次虧損。
而星期六鞋業和百麗國際雖未有具體年報出爐,但根據兩家公司的業績快報,前者的營業收入為16.42億元,同比下降6.60%;凈利潤為2253萬元,同比下降37.32%,后者同樣不太樂觀,百麗警告稱由于鞋類業務的持續萎縮,而后者因為鞋類業務表現持續疲軟以及費用的增加,截至2016年2月29日年度的財務業績,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同比將減少約35%至45%。
國內宏觀經濟增長放緩是老生常談的問題,拿來放在任何消費品公司業績疲軟上都適用?!笆袌鲂枨蟪掷m低迷,公司的銷售量和利潤出現大幅下滑;租金、人工等成本不斷攀升,使公司盈利空間出現縮水。”在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看來,導致上述品牌女鞋公司業績出現下滑還有一個原因,“如今的百貨商場競爭激烈,對女鞋銷售渠道結構造成影響。”
廣州天圖鞋業有限公司的CEO鄭濤早在20年前就開始進入女鞋行業,“剛開始做批發生意,百麗和我還在一個鞋城里。”
但很快,鄭濤就發現,批發的好處是可以迅速擴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但壞處也不少,最大的經銷商可以挾渠道控制廠商。他依舊想做女鞋生意,但打算換一種“玩法”。
2002年,鄭濤跑去意大利注冊了一個叫愛美高的女鞋品牌,轉做零售。最鼎盛的時候,愛米高的店鋪在全國開到超過200家。不過到了2012年,鄭濤發現情況不太妙。
“所有的成本都在瘋漲。一個60平方米的店鋪,單單是轉讓費就從50萬漲到150萬。”鄭濤說,當時的工廠租金以及零售商圈的租金都起碼翻了三四倍,另外商場的扣點也在增多,但更大的麻煩是,到店鋪里來消費的顧客卻沒有過去那么多了。
鄭濤花了半年多的時間來進行線下清算。他下決心將線下的實體店全部關閉,“單單賠給經銷商的錢就有2000多萬元?!蓖瑫r,他還將自己原本擁有的一個700多人的工廠也關閉了,“人工成本漲得也受不了?!弊罱K結算時,鄭濤一共為這一決定付出了8000多萬?!靶耐窗。趺床恍耐?,都是真金白銀付出去的?!?013年1月,愛米高的天貓旗艦店正式上線。在定價上,原來1000元的鞋子現在網店里賣500元,但不同于之前的實體店,線上幾乎不打折。鄭濤說,相較之下兩者的利潤差不多。
愛米高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從線下實體店到線上電商轉型的案例。鄭濤并不后悔自己的決定。按照他的判斷,如今的疲軟市場,除了那些實力雄厚的行業大公司因為規模大也許可以撐上一撐,中小型企業要做實體已是很難。
相對于鄭濤這樣的中小公司對于市場的敏感,“不太妙”的情況發生在那些上市的大型女鞋公司常常有所延后。
從2014年開始,幾大品牌的關店情況發生了。曾經一度兩天開一家新店的百麗國際的“瘋狂開店”策略在那一年開始“戛然而止”,相對于本就龐大的體量,關店一兩百家并不算多,因為每年的店數增長量可以抵消這些消減。
但到了2015年,鞋業市場的“寒冬”繼續蔓延且有擴大的趨勢。去年,達芙妮全年關閉了827個零售門店。另一家百麗國際在2015年前三季度的關店數量也有418家。2015年8月,其旗下同名女鞋品牌“百麗”關閉了香港最后一家店鋪,被視為退出香港市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