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男生迷戀運動鞋的原因
最近,咨詢公司 Mintel 發布的一份針對英國女人的網購買鞋報告顯示:去年,有 37% 的英國女性買的都是運動鞋,只有 33% 買了高跟鞋。
不過,現在在大街上看到的 Stan Smith, Nike Air Jordan 和 Puma Suede ,最初是專門設計來幫助運動員在賽場上得分的。現在,它們進入了日常鞋類,不再有那么多體育元素。可以說,運動鞋完成了從運動到時尚的轉型。
最近,正在拍攝有關 Adidas 和 Puma 競爭的紀錄片的 Jason Coles 寫了一本書關于運動鞋的書,名為 Golden Kicks: The Shoes That Changed Sport 。這本書用大量的照片和檔案圖片,從 20 世紀早期至今,按照年份描繪運動鞋和運動本身的發展過程。這本書還講述了一些關于運動鞋的非凡故事,包括制作它們的人和使用它們的運動員,比如阿迪達斯創始人阿迪·達斯勒制作的釘鞋,杰西·歐文斯就是穿著它毀滅了希特勒關于雅利安人優異性的幻想,還有尤塞恩·博爾特穿著金色的彪馬跑鞋打破了世界記錄。
有意思的是,在梳理運動鞋發展歷史的同時,這本書也講了講運動鞋如何從運動場上的英雄變成街頭時尚的標桿。當然,球鞋時尚最初是從男生而非女生的腳下開始的——Jason Coles 解釋了一下為什么男生如此迷戀運動鞋。
他認為,男生會喜歡球鞋以下幾個原因。
1.男生的收集癖有決定性影響

“男生的收集癖好是決定性因素。如果你去 eBay 上看一看,你就會發現一些穿過的運動鞋的價格也會被炒得很高。一雙 Converse All Stars 可以在拍賣網站上叫到 2.5 萬的價格。”
“年長的收集者,比如 80 后、90 后是經典球鞋的粉絲,他們對那些限量版的球鞋特別感興趣。”
“一雙復古的 Eminem x Carhartt Nike Air Jordan 4s 在去年賣 3 萬美元左右。我知道的最貴的一雙二手球鞋是 Michael Jordan 在他 1997 年的比賽中穿過的球鞋,隨后他在這雙球鞋上簽名然后給了球童。這雙鞋的拍賣價格曾達到了 10 萬美元。”
2.這和男生們小時候的運動員夢想有關
“男生對他們年輕時候迷戀過的品牌和鞋子有特殊的感情,這和男生們小時候的運動員夢想有關。”
“就算我回憶有一雙二手的 Puma Kings,馬拉多納穿過的那種,我也會覺得這會給我更特殊的力量。”
3.“男裝時尚太容易普通,運動鞋會給他們制造一些個人風格的機會,這也是個人宣言的表達。”
4.英國 1980 年代這段歷史足球迷的故事很有影響力

在英國,球鞋從運動場走入時尚界要從 1970 年代算起,而且這還和來自英國足球文化的亞文化 The casual subculture 有關。
為了嚇唬對方球隊的粉絲,在進入酒館玩樂的時候避開警察的耳目,當時的足球混混們不會穿戴各自俱樂部的球服,而會選擇一些設計師品牌和昂貴的運動服,比如 Stone Island, CP Company, L'alpina 和 Lacoste。
利物浦的年輕人在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掀起了這股潮流,他們標新立異地選擇和其他足球粉絲穿著不一樣——Peter Storm 的夾克、直筒牛仔褲,還有 Adidas 的運動鞋。他們是英國足球迷中第一批愿意穿得和自己熱愛的球隊相呼應的時裝,但又不是球服。他們在歷史上被稱為 Liverpool Casuals 。
另一群緊隨利物浦青年的人叫 Manchester Perry Boys,他們是曼切斯特足球隊的粉絲混混,喜歡搞一些飄逸的頭發,再配上運動裝,比如 Fred Perry 的 T 恤和 Dunlop 的綠色球鞋。
這兩群青年的打扮最初是沒有名字的,只被認為是一種時髦的打扮。但到了 1980 年代,這種打扮就變得越來越潮了,隨后在 Fila, Sergio Tacchini 和 Diadora 三個品牌的推波助瀾之下變得聲勢浩大。而到了1982 年左右,在 Armani 將這種打扮引入了設計后, 運動鞋在男士中的流行也達到了一個頂峰。隨后 Ralph Lauren、Burberry、Kappa、Ellesse、CP Company 等開始引入這種時尚。
關于這段歷史,Jason Coles 也做了一些解釋。
“在英國運動鞋風潮最初起源于 Liverpool Casuals 和 Manchester Perry Boys。”Jason Coles 寫道,“運動鞋在這英國的這兩座城市變成時尚的入門級單品組成部分,自然而然,在這兩座城市之間就會有一場誰是這場時尚運動始祖的爭論。”
“許多球迷會跑到國外去,帶回在英國找不到的 adidas 和 Puma 球鞋。這種稀缺性會讓他們的球鞋顯得很特別,成為身份的象征。”
{page_break}“同時,這些足球隊粉絲也能‘進口’很多球鞋。而球星,比如網球明星 John McEnroe, Jimmy Connors 和 Bjorn Borg 穿的 Nike 和 Diadora 則能增加品牌的曝光度,讓他們變得更流行。”
“1982 年,是 Nike 的 Air Force 在紐約、費城和巴爾的摩走紅的時候。然后就是 Nike Air Jordan 1,好多人為了買它爭得‘頭破血流’”。
5.非運動員明星對球鞋文化也有影響,但是球鞋發展史中新穎的部分

在書中,Jason Coles 也提到了球鞋發展史中的新穎部分,比如非運動明星對球鞋文化的影響,比如椰子鞋。
“對于 adidas 來說,侃爺的椰子鞋是一種大范圍的勝利。在賣球鞋這件事上,他比很多運動明星更有號召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