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從“瘋狂開店”到每天關店3家
百麗國際發布中期業績報告(自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上半財年,公司經營收入195.2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9%;中期盈利17.3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9.7%。

關店未來一到兩年將持續
據9月初百麗國際公布的二季度零售運營數據顯示,該公司的業績疲態主要源自于長時間持續不振的鞋類業務:2016年第二季度,百麗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降10%,這已經是該數據自2013/2014財年四季度以來連續第10季度未能實現增長。
百麗國際在此次中期報告中表示,報告期內中國大陸地區鞋類零售網點已減少378家,未來一段時間,如果同店銷售繼續低迷、恢復低于預期的話,該公司鞋類業務項下的利潤率,仍有繼續下降的可能性。
而基于“轉型需要”,該集團針對“前景欠佳”的店鋪的調整或關閉將在未來一到兩年內持續。
上一財年里,也是受到鞋類業務下滑影響,百麗集團的凈利潤為29.34億元,同比下降38.4%。
公開資料顯示,百麗集團(香港上市名稱“百麗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鞋業規模最大的公司,集團旗下除了同名旗艦品牌百麗(Belle),還有思加圖、真美詩、他她、天美意、森達、百思圖等自營品牌,以及部分運動品牌代理和國際品牌的在華銷售。
從“瘋狂開店”到每天關店3家
在過往的近十年里,百麗與大多數國內鞋服品牌一樣,主要依靠開店擴張的策略來占領市場。在開店最為瘋狂的2011年,單看百麗女鞋一個旗艦品牌,平均不到兩天便會開設一家新店。到了2014年,百麗的“瘋狂開店”戛然而止。自2015年3月開啟了關店周期。
2007年,百麗國際全年新增自營零售網點(包括鞋類、服飾、運動)2280家,截至2007年底,其自營零售網點的總數達到6143家。2008年,全年新增自營零售網點3241家。這一擴張方式長達多年,截至2016年2月29日,百麗國際自營零售網點總數為21017家,較2007年底增長242.13%。
記者梳理百麗國際上市以來年報發現,2009年,其新增鞋類自營零售網點681家,2010年這一數據高達1562家。2011年,百麗國際新增鞋類自營零售網點1958家,達到近幾年高峰值。2014/2015財年,其在中國大陸凈新增鞋類自營零售網點876家,已較歷史峰值相差甚遠。
2015/2016財年,百麗國際在中國大陸凈減少鞋類自營網點366家。這是百麗國際自上市以來鞋類自營網點首次出現負增長。
“鞋類業務由于客流量下降、消費偏好轉變,持續呈現同店銷售下滑、盈利能力降低的狀況?!卑冫悋H在當時的財報中稱。
最新中報數據顯示,這半年里百麗幾乎一天就會關掉2家門店。而今年6-8月,集團在內地凈減少了276家門店——也就是說,相當于平均每天關店3家。
重新定位電商平臺
此次中期報告中,百麗在展望未來發展亦透露,為了適應消費者網購的新趨勢,百麗在2016年,已將原本獨立運營的電商團隊,重新納入品牌團隊,以實現更好的技術互補和資源支持。
翻閱過往資料可知,報告中所指的獨立運營的電商平臺,指的正是其在2011年7月份投資2億美元成立了優購網。但在2013年前后,此平臺一直遭遇高管動蕩,首先是其CMO徐雷和高級副總裁謝云立相繼離職,而后不到一年里,COO張小軍也選擇了離職。目前,百麗國際的季度零售業績報告與年報中已經不再把優購網單獨平臺的零售業績放在年報里面展現。
■ 行業
零售寒冬季 “關店潮”來襲
事實上,近年來曾經以“瘋狂開店”而聞名的鞋服企業,幾乎在這兩年都遭遇了“擴張后遺癥”的洗禮,默默加入了這波“關店潮”。
國內女鞋品牌達芙妮的情況更嚴重。達芙妮發布的三季度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達芙妮的銷售點總數為4840家,前三個季度累計減少757家。而在2015年,其全年關店805家。
與“關門潮”相應的是深陷泥潭的業績。根據公告,今年前三個季度,達芙妮國際核心品牌業務的同店銷售率跌幅為12.1%,第三季度跌幅為13%。
在過去的2012財年至2015財年,達芙妮的營業額從105.3億港元一路跌到83.79億港元,對應的凈利潤也從9.56億港元跌到-3.79億港元。
9月初,達芙妮國際公告2016年中期業績,營業額約為34億港元,同比下跌了22.3%。凈利潤則出現虧損,達-1.64億港元。
放眼到鞋服全行業來看,美邦、班尼路等曾紅極一時的國民品牌也面臨相似困境。美邦服飾2015年年報顯示,為去貨存,美邦服飾開始轉向互聯網營銷,三年間關閉了1500家店面。2015年,美邦服飾凈利潤為-4.31億元,是上市七年來的首虧。
同樣宿命的還有真維斯和班尼路。真維斯2015年在中國的銷售總額為28億港元,下降幅度達到29.36%;在四年間,真維斯的零售門店從3261家下滑到2249家,關閉了千家門店。媒體報道,班尼路的門店兩年內關閉了617家,于今年6月被母公司香港德永佳集團出售。
{page_break}■ 分析
“整體創新能力不足是核心問題”
“鞋王百麗,正在隨著零售市場結構的不斷調整走下坡路,百麗在轉型過程中的種種表現印證了一句俗語:船大掉頭難?!?015年末,原美邦服飾副總裁、上海良棲品牌創始人程偉雄曾這樣說。
首當其沖的問題,集中在全行業的產能過剩上。中國皮革協會2015年的產量、內銷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鞋類產量為140億雙,內銷市場消費量預計38億雙(消費總額3500億元),全年鞋類出口98.7億雙(511億美元)。
但在程偉雄看來,鞋服行業目前所遇到的窘境,問題恐怕不只出在行業產能過剩這一點上。
他指出,行業整體創新能力不足才是隱藏在大環境潮水下的核心問題,因為創新不足,所以產品同質化極其嚴重,更新換代也趕不上國外品牌,經?!耙粋€系列幾個款式賣一季度”,再加上中國制造業企業的通病“不注重品牌建設”,種種原因都令國內鞋履品牌難以收獲到忠實的客戶群體,店鋪留人留客都很難。
“近兩年,造成鞋類行業‘關店潮’的最直接誘因則來自于互聯網經濟的猛力沖擊?!鄙虾I幸嫫髽I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春才則認為。
另外,這幾年店面租金價格飆升、人工成本亦大幅上漲,同步也推升了鞋類品牌的開店成本,在這樣的情況下,品牌選擇“關店”來減輕壓力的策略,也就不足為奇了。
■ 走訪
有顧客稱款式過時
10月25日,記者走訪北京崇文門新世界百貨的百麗集團多家門店發現,大部分門店顧客不算多。
Belle門店推出了多重優惠活動,在記者停留的十分鐘內,顧客總數不超過10人。一位銷售人員表示,通常來講,在周末客流量較大,而工作日相對較少。
一位顧客表示,她之前逛了幾次Belle店,始終未挑選到滿意的款式,“感覺他家設計風格有點過時,但價位并不低,喜歡他家款式的消費者,應該不太能接受這個價位?!?/p>
她表示,隨著新品牌崛起,以及國外品牌的沖擊,百麗已經缺少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