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為您解析:為什么孩子的鞋不能超過3雙?
不信,你回頭想想,在這個物質豐富的年代,你覺得孩子的幸福感,有你小時候一雙鞋子穿到破的時候強嗎?
大概是沒有吧,以前那種物質貧瘠依然能肆無忌憚的快樂,很少在如今的孩子身上看到了!那么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來看看心理學家的專業分析吧!
一、選擇越多,孩子越難快樂!
公園里,一個小男孩本來安靜地蕩秋千,但他看見旁邊滑梯沒人,噠噠噠跑去溜滑梯;看到旁邊玩蹺蹺板的孩子走開,小男孩又趕緊沖向蹺蹺板……
這時,一個小姑娘過來蕩秋千了,小男孩看到趕緊沖向秋千,不讓她玩。小姑娘不依,小男孩就推了她一把。小男孩的媽媽生氣大罵:“吃著碗里,看著鍋里,有你這樣貪心的嗎?”
然而,小男孩真的是貪心嗎?不是!而是當選擇太多的時候,小孩子很難從各種選擇中得到100%的幸福感——
蕩秋千的時候,孩子可能會想“我等下要去溜滑梯”;溜滑梯時看到蹺蹺板,又打起蹺蹺板的主意;但看到有人玩秋千了,孩子忽然又想起了秋千的好。
太多的選擇,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反而導致孩子的快樂大打折扣,幸福感下降;
我們都知道實際上孩子很容易滿足,當他們能選擇的東西沒那么多時,那么不管是玩什么,他們反而因為專心,而更能盡情去享受一種事物的快樂。
二、選擇越多,孩子的專注力越低!
心理學家巴里?施瓦茨做過一個實驗:
將孩子隨機分成2組畫畫,第1組孩子從3只筆中選出1支,第2組則從24支中選1支。實驗結果是:第2組孩子的畫比第1組糟糕得多。
隨后,心理學家讓孩子們選1支自己最喜歡的筆,然后再說服孩子們放棄這支“最喜歡的筆”,換取另一樣禮物。結果第2組孩子更容易放棄自己選的筆。
我們往往以為,給孩子提供的物質越多,孩子越幸福,但實際常常相反!太多選擇,會讓孩子在選擇面前亂了方寸,既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么,又會在得到之后更不懂珍惜。
三、怎樣幫孩子避免過度選擇,提升幸福感?
01玩具不多不少,剛剛好:
過多玩具,不僅讓孩子分心,對孩子智力發育也不利。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玩具最好是5個:少于5個,孩子容易自卑;超過5個,孩子容易分心,限制創造力。
但玩具不多不少時,孩子更容易在可選擇范圍內,專注于自己喜愛的玩具,并反復研究、琢磨,創造出各種新玩法,玩具的價值才真正得到最大化利用!
有些家長會糾結到底給孩子留哪5樣?個人建議保留拼裝類玩具(樣式簡單、玩法多變)、運動型玩具(好玩、促進動作發育)、涂鴉類(發揮孩子想象力)、毛絨類(童年最初玩伴)、音樂玩具。
有些家長會糾結到底給孩子留哪5樣?個人建議保留拼裝類玩具(樣式簡單、玩法多變)、運動型玩具(好玩、促進動作發育)、涂鴉類(發揮孩子想象力)、毛絨類(童年最初玩伴)、音樂玩具。
02衣服別貪多,少而精是最佳選擇:
媽媽們看到好看童裝容易失去抵抗力,總忍不住給孩子買買買,但當你看到滿衣柜亂七八糟的衣服時,真的沒有覺得自己太沖動?
心理學家建議:4歲以上孩子,每個季節衣服無需超過5套,就能完全滿足需求;同時,鞋子不要超過3雙。
有的媽媽會說:“我孩子還小,5套根本不夠啊!”那就能少則少,滿足實際需求即可!
整潔的房間,能讓孩子更專注地投入玩耍與探索。相反,生活在一個堆滿玩具、衣服的空間,更容易讓孩子煩悶壓抑或暴躁發怒,缺乏耐性。
“多則惑,少則明”,其實除了衣服、鞋子、玩具,我們給孩子提供其他物質時,也應該遵循少而精的原則,讓每一件物品能物盡其用,這樣才能真正給孩子帶來快樂和滿足!
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資訊報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