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如何通過“外腦”提升自己?
年來,市場競爭的日益慘烈,導致了傳統渠道的急劇變革,尤其是現代零售渠道的快速崛起,更是讓經銷商面臨著轉型與蛻變,而經銷商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更是遇到了諸多的難題:快速發展帶來的人才、管理困惑;快速膨脹帶來的資金流以及融資瓶頸;大品牌及同行的擠壓帶來的生存危機與市場“洗牌”等等,所有這些,都是他們面臨的新挑戰、新課題,都需要“快刀斬亂麻”式的快速破解。
經銷商需要不需要“外腦”?
經銷商到底需要不需要外腦?答案應該是肯定的。在當前這個大魚吃小魚,快魚吃慢魚,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年代,經銷商需要通過借助外腦的力量來快速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從而能夠更好地參與市場的角逐,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1、急劇的渠道變革,需要經銷商借助外腦實現轉型。國外、國內大型零售巨頭的快速介入,促使了經銷商的兩極分化:一是弱小的經銷商,退到了渠道的“末端”,即直接做了零售終端,或開了連鎖店;二是經營能力強的經銷商,通過資源整合,實現了公司化的運作,但他們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很多來自內部、外部的困惑,比如,用人困惑、業務拓展、庫存管理、人員管理等等,所有這些問題的解決,一方面經銷商可以通過自身的覺悟和能力提升來逐步調整,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專業化咨詢公司的介入來幫助快速解決。
2、同業殘酷的競爭,需要經銷商利用外腦壯大自己的力量,提升自身競爭力。管理決定成敗、細節決定成敗,策略決定成敗。同行業激烈的市場競爭,尤其是無序競爭,需要經銷商運用非行業的思維來去運作市場,需要給下游渠道及終端消費者提供最大化的附加價值,需要重新設計價值鏈傳遞模式,來設計新的渠道運作模式,需要運用差異化的思維來去開啟、運作市場。而咨詢公司的最大價值,就是跨行業的“操刀”經驗,經銷商結合自身實力以及企業、市場情況,完全可以借助外腦的力量,通過系統而出奇制勝的策略,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3、自身快速發展與現實局限帶來的矛盾沖突需要外腦來“點撥”。在經銷商的快速發展當中,很多經銷商的業務拓展速度,是遠遠高于其自身管理水平的。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經銷商企業往往就會陷入無序的狀態:效率低下,靠老板指揮做事;看好的人招不來,招來的人留不住等等,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借助外腦,可以幫助企業從無序到有序,從不規范到規范,從而練好“內功”,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當然,需要外腦介入的前提是經銷商要有“借力使力”的意識,作為企業還必須要有聘請外腦的“本錢”,只有這兩點都具備了,通過外腦提升自己,才能變為現實。
經銷商需要什么樣的“外腦”?
經銷商在發展過程當中,一般會經歷如下幾個階段:創業期,高速成長期,快速發展期,成熟守業期,不同發展階段的經銷商,其需求外腦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
1、創立期。創立期的經銷商,原則上講是不需要聘請外腦的。除非這是一家股份制或合伙制、民營制的大型的一開始就以公司化運作為主的經銷商公司。這個時期的經銷商,如果借助外腦的話,一定要尋找一家專業的以規范與業務拓展為主要項目的咨詢公司,因為這類經銷商最要緊的任務,一是企業內部的規范化,比如,設計組織架構,職責流程、崗位職責等等,其次,便是通過咨詢公司,規劃銷售區域與拓展模式,快速擴大自己的業務量。當然,這個時期的經銷商,選擇的咨詢公司不宜過大,但要講求“門當戶對”,不要在乎他們品牌有多響,哪怕他們把經銷商的公司作為實驗品都可以,只要他們用心,都是可以做好的。很多咨詢公司都是因為把小企業幫助給做大了,才逐漸積累了知名度和美譽度。并且,由于這些不大的咨詢公司,收費不高,貼身力強,滿腔熱情做事情,所以,往往能夠幫助經銷商做更多事情。
2、高速成長期。經銷商企業在渡過了生存期后,往往會面臨高速成長,在高速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有很多情況出現:規模膨脹、人員增加、制度短板、組織及職能缺失、區域市場管理混亂等等,而這些都需要經銷商來進行導入用人機制、組織構建、組織流程、管理制度等等的,這個時候,經銷商應該選擇管理型的咨詢公司來幫助自己“打理”企業。通過借助咨詢外腦的力量,幫助自己結合企業現狀,制定一套實用的組織管理制度,幫助自己搭建好內部管理平臺,從而可以讓自己的業務與管理如虎添翼,快速獲得提升與發展。
3、快速發展期。經銷商企業在渡過了迅猛的高速發展期后,會逐漸進入到一個平穩的快速發展期。這個時期的特點是:業績穩定快速增長,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高,經銷商進入了一個輝煌時期,但也面臨著一個新問題,如何構建自己的“斜坡球體論”:即企業在市場上的地位猶如斜面上的小球,需要有上升力(目標的提升),使其不斷向上發展;還需要有止動力(基礎管理),防止下滑。在這個發展階段,作為經銷商面臨的最大的任務,就是如何讓自己的業績持續上升,讓自己達到發展的頂峰。這個階段,作為經銷商應該選擇“新銳”型的有品牌與文化構建專長的咨詢機構,通過提升品牌,構建內部企業文化,從而抓住企業最核心的因素——人,通過激發員工的積極性,通過企業文化凝聚團隊士氣,從而保證業績的持續健康上升。
4、成熟守業期。作為從計劃經濟時代走出來的經銷商,在經歷了創業的輝煌后,很多目前都步入了守業期,他們或老當益壯,繼續沖刺,或抱殘守缺,苦苦掙扎,妄圖守住已經獲得的“偉業”,但事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因此,經銷商如果借助外腦的力量,給自己“吹吹風”,讓自己清醒清醒,以獲得更大的內在驅動力,倒不失為一種較好的方式。這個時候請的咨詢公司一般要是戰略規劃公司,以及擅長于流程再造的公司,通過他們的介入,用第三者力量來改變包括老板在內的所有員工,借助企業文化凝聚力、外腦的推動力,可以有效革除經銷商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因循守舊等束縛經銷商發展的瓶頸或“枷鎖”。
總之,作為經銷商利用外腦,要選擇務實的“外腦”公司,以及專業、權威的“外腦”公司,更要選擇有豐富的經銷商咨詢經歷、業績優秀的“外腦公司”,通過選擇適合自己的咨詢公司,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對癥下藥”,更好、更快地提升自己。
經銷商應該怎樣利用“外腦”?
不同發展階段的經銷商所需要的外腦是不同的。那么,在確定了用什么樣的咨詢公司后,作為經銷商應該怎么樣來利用外腦呢?
經銷商利用外腦的作業形式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1、模塊化咨詢。經銷商與咨詢公司合作,最好實施模塊化咨詢的方式。因為,作為外腦來講,他們不可能是萬能的,不是所有的模塊都精通,品牌精于打造的咨詢公司,也許區域市場運作就是短板,作為經銷商,可以通過將某一塊面的項目來交給他們運作,比如,如果處于高速發展期的經銷商,可以將自己的營銷規劃、區域樣板市場打造等內容交給他們運作,這樣的話,就不會因為自己選擇的失誤,而影響整個市場的向前發展。
2、教練式咨詢。即選擇好了經銷商后,要充分發揮咨詢公司這些“外腦”的教練功能,要通過外腦專家的介入,能夠為自己打造出一支作風過硬、技能高超、上手較快的銷售團隊,不僅能夠解決現實的市場問題,還能夠教會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即時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不能光給“魚”,還要能給 “漁”,從而真正地達到利用外腦的目的。
3、顧問式咨詢。即在選擇外腦專家團隊時,要選擇比較負責的咨詢公司,不僅能夠解決現階段的營銷難題,而且,還能夠提供后續的咨詢服務支持,即能夠充當經銷商的長期顧問,不為所有,但為所用,從而能夠發揮外腦的最大化的價值。
經銷商與咨詢公司的合作形式:
1、業績提成制。為了避免一些咨詢公司“忽悠”經銷商,在與咨詢公司合作前,可以通過洽談的方式,采取“低咨詢費用+高提成”的方式,來與外腦戰略合作。這樣,最大的好處是,能夠讓咨詢公司全身心地投入,將經銷商的難題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處理,從而齊心協力,共同把業務的事情做好,做到位。
2、職能“托管式”。對于組織機構或崗位職能缺失,而一時又難以填補的,經銷商就可以把某一塊面的職能采取“托管”的方式,來具體交給咨詢公司來實施。比如,將公司的市場部策劃的職能交給外腦專家,通過他們實施策劃的方式,來“傳幫帶”經銷商的人員,最終將“缺位”的職能填補起來。
3、業務“聯營制”。這種方式,就是經銷商公司與外腦組成聯營公司的形式,來同仇敵愾,共同開拓和管理、維護市場。雙方可以采取經銷商出資,而咨詢公司智力入股的方式,組成一個聯營的公司,雙方商定相關的組織架構和崗位職能,人員有雙方組成,這樣,作為經銷商就可以把彼此的利益捆綁起來,從而能夠發揮雙方最大的潛能,讓市場快速提升。
經銷商如何來利用外腦,以及采取哪種方式與咨詢公司合作,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全面衡量后下決定,經銷商只有充分地“借力使力”,最后才能達到不費力的效果。
經銷商借用“外腦”須避免的誤區?
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