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為最終目的;一切用事實說話
在中國營銷界,我們倆人有些特立獨行。并非刻意如此,純粹是經歷所致。我們倆人一個是管理學科班出身,一個是經濟學科班出身;一個是武漢理工大,一個是武漢大學。1989年相繼碩士畢業后,一個到大學任教,一個到企業任職;接著一個從大學到企業任職,一個從企業到大學任教,共同走上了咨詢的道路。
我們服務的企業要么是根基極淺的小企業,要么是急于獲得發展的中小企業。幾乎在大致相同的時間,一個執掌了白象方便面的營銷,使白象在月銷售收入不足百萬元的基礎上,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白象目前在方便面行業位居第三;一個服務于雙匯集團,今天,雙匯已成為中國肉制品業的龍頭老大。我們分別或者共同服務過幾十家中小企業,因此,更知道中小企業的甘苦與需求。
作為營銷專家與管理專家,我們不可能無視品牌的價值與作用。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分別提出了一系列頗受爭議的命題:不是名牌也暢銷、不做品牌做銷量、品牌不能當飯吃。在對市場份額論的一片責難聲中,我們更是逆勢提出銷量才是硬道理、銷量為王的命題,并且以《銷售與市場》為陣地連續組織封面專題,探討如何有效提升銷量問題。
我們的觀點受到很多質疑,自然,我們的專業度也受到質疑。因為,中國營銷界似乎有一股只有談品牌才顯得“崇高”的氛圍。
事實上,沒有什么好質疑的,我們也不害怕質疑。因為那些曾經受惠的中小企業歡迎我們,而目前構成中國經濟主體的恰恰是無數的中小企業。
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GDP增長速度受到了來自國內外人士的質疑。但所有人都無法否認經濟與增長對中國綜合國力的貢獻,也無法否認其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作用。未來如何走是另外一個問題,過去一路走來,有人能夠證明還存在其他更好的增長方式、更好的增長途徑嗎?小平同志說得很好,“發展才是硬道理”。在起點很低的情況下出現問題是不可避免的,無非是過幾年需要治理整頓一下而已。
中小企業最大的問題是沒有資源、沒有地位,需要解決的最主要問題是生存。對它們來說,品牌只能是奢望,那是一個比資源更難得到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品牌能暢銷”豈不是一個很吸引人的途徑?沒有銷量就沒有正常的生產經營,企業就得停工甚至關門,“不做品牌做銷量”豈不是最現實的選擇?
銷量問題并不僅僅只是對中小企業重要。沒有銷量做支撐,任何企業都會出問題。銷量的持續增長對所有企業都至關重要。
中國企業與跨國公司最大的差別不在品牌,而在于“銷量”。海爾、TCL在中國的知名度不亞于任何跨國公司,中國企業追趕跨國公司,品牌與銷量哪個優先?在我們看來當然是銷量。“用銷量破解跨國品牌”研究的正是這個課題。
當然,我們并沒有將銷量與品牌對立起來,相反,我們探討的是如何將銷量與品牌統一起來。“不是名牌也暢銷”,談的是如何避開品牌的制約;“不做品牌做銷量”,探討的是如何分配企業資源,如何安排營銷工作。至于“品牌不能當飯吃”,主要是批評那些忽視營銷工作,唯品牌是從的盲目現象。
品牌建設是一個戰略過程。這個戰略過程分為四個階段:商品階段、名字階段、品牌階段、強大品牌階段。
在商品階段,必須解決好兩大問題:一是品質問題;二是渠道問題。如果不解決品質問題,任何商品都難以存活。只有那些高品質的商品,才有可能存活下來。這個“可能”是渠道給予的。
試想,一個連“名字”都沒有的商品,只能靠大面積的有效鋪貨,最大限度地覆蓋目標消費群,它才有可能取得被消費的機會。當消費者認可其質量后,才有可能反復消費,在反復消費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記住商品的“名字”。
所有商品都有名字,但只有被消費者記住后,它才真正有了名字,否則只是阿貓、阿狗。從名字階段到品牌階段,既需要解決價值定位問題,同時也需要解決品牌溢價問題。沒有獨特的價值定位,盡管有名字,但永遠是一個普通商品;沒有品牌溢價,名字永遠也不可能轉化為品牌。
所謂品牌溢價,簡單地說,就是同樣的商品能夠賣更高的價格、更多的銷量,而且二者缺一不可。沒有更高的價格,不是品牌,沒有更多的銷量也不是品牌。如果品牌既不能為價格服務也不能為銷量服務,要它干什么?
從品牌階段到強大品牌階段,需要解決兩大問題:一、超越一般品牌屬性,賦予品牌以鮮明個性。比如奔馳代表身份、寶馬代表財富;二、創造無與倫比的能見度。傳播無時不有,商品無處不在。這樣的品牌已經成為社會和人們生活的有效組成部分。
可以說,銷量是品牌的基礎,營銷力是品牌的保障。沒有強大的銷量,沒有強大的營銷力,就沒有強大的品牌。
“銷量為王”必須成為中國企業的共識——如果中國企業決心走向世界的話。這正像中國可以也應該改變經濟增長的方式,但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如果沒有GDP的繼續、持續增長,則是不可能的。面對未來的全球市場競爭,對目前與跨國公司相比,整體上仍然屬于中小企業的中國企業來說,沒有銷量的持續、高速增長就沒有一切。
“銷量為王”必須以下列條件為支撐:
●既要規模,又要結構。以銷量規模分攤成本,以銷量結構保證利潤。重視銷量,但不被銷量綁架,最大限度地擴大高利潤銷量。
●打造產品聲譽與聲譽產品。產品競爭力是銷量的基礎。堅持銷量為王必須十分重視產品競爭力的打造,簡單地追求銷量,可能誤入歧途。
●必須十分重視營銷力與營銷功能建設。在營銷力與營銷功能不支持的前提下,銷量的增長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其必然結果要么是戛然而止,要么是轟然倒下。
正是基于上述認識,我們創作了這本書。
我們在本書中收集了多年來自己撰寫的相關文章,也收錄了我們所主持的專題的部分文章,另外還撰寫了部分新文章。希望本書能夠對中國企業進一步的增長有所幫助。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