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危機折射鞋企產業缺陷
近年來,中國鞋產品在海外的發展之路一波三折,從反傾銷,貿易保護主義,到反對中國的國際收購等等,國際市場對華貿易保護措施出現的不斷升級態勢,以及美國部分國會議員聯名要求政府將我國列為所謂的“匯率操縱國”,業內人士認為,中美貿易摩擦問題必將成為制造業的困擾。
據統計顯示,去年美國對國內鞋子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雙反”案件增多,關于知識產權糾紛的案件更有數千件。而進入2010年以來,美國采取的對我貿易保護措施更是有增無減,明顯顯現出在頻率、強度、手段以及內容等方面的四大升級趨勢。
鞋企在應對貿易摩擦和維護貿易安全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重重危機其實更深刻地折射了制鞋企業的危機,而這也正是中國制造危機的真相端倪,貿易摩擦或將換來鞋產業升級。
創新技術
技術壁壘在出口型鞋企中形成龐大的影響,產生的原因是制鞋企業選用的鞋底材料耐磨性較差,達不到標準要求。而這樣的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鞋企的“低價”戰略,然而,低價作為一種營銷策略本身沒有錯誤,但如果將“低價”作為目的,尤其是把低質作為支撐低價的手段,那將是真正毀滅“中國制造”的罪魁禍首。很顯然,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是實現鞋企在國外市場的銷量節節攀升的根本原因,那么,鞋企實現整體升級的前提在于技術研發,通過引進先進設備對鞋子的制作以及檢測,減少生產過程的浪費,注重產品的品質和研發,并且非常重視制造過程的管理和把控。以此同時,對節能增效和生態環保為切入點推進產業調整,提升發展水平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走一條以創新型技術含量為發展道路蓄力出擊,讓自身最終躋身在這個競相爭奪的市場里,奪得屬于自己的市場。
新能源開發
低碳風肆虐全球,因此有了所謂的綠色壁壘的興起和發展,對出口鞋企的產品進行形形色色的壁壘,導致出口鞋企的市場準入形成了新的標準。據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國出口鞋類產品被歐美通報召回共計31批,與去年同期相比激增40.91%。而這些被召回的鞋子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富馬酸二甲酯超標,接觸含有富馬酸二甲酯的鞋、皮沙發等會產生皮膚過敏、急性濕疹及灼傷等,因此,我們出口型鞋企要“謹防”貿易國的要求。因此,出口型鞋企更要做到將環境科學、生態科學的基本原理運用到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中。及時了解出口國鞋類產品設計和制作方面的標準和規范,對產品設計的安全性能進行評估。同時,把好原材料采購關,加強自檢能力,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進行嚴格檢測,盡量減少過敏源的使用。
貿易摩擦影響帶給出口型鞋企的思考不能停止。在怨天尤人、單純注重自身發展的同時,鞋企要從內心深處關注人類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球,綠色不是口號而是鞋企自身做起的一種承諾和精神。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一個轉型成功的鞋企必定能在關卡重重的市場中獨占鰲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