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聚焦2008中服協聯合年會上的探索強音
“現階段,信心也是重要資源。信心有價。因為智慧從信心而來,我們要堅定信心,危機和機遇同在。”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
11月7日,“2008中國服裝協會男裝、女裝、童裝、內衣、輔料專業委員會聯合年會暨中國服裝行業高峰論壇”在江蘇無錫召開,會議由中國服裝協會秘書長王茁主持。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杜鈺洲出席了會議并發表了重要講話,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對大會進行了總結。
雅戈爾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如剛、漢帛(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志偉、紅豆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鳴江、歌力思服裝公司董事長夏國新、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分別就當前紡織服裝業的發展態勢、面臨的困難,以及解決之道發表了看法。
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的未來,到底會呈現怎樣一種顏色?我們體內的“陣痛”,到底會在多長時間之后徹底褪去?
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仔細聆聽一下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杜鈺洲說的這樣一段話––“困難到底什么時候會過去,不能去‘算命’,而是要靠我們自己審時度勢,靠科學的分析與預測,靠現在已有的實力,來發展我們的創造性。”
于是,也就有了這樣一次中國服裝人的聚首對話。
沒有事先寫好的發言稿,有的只是發自肺腑的探索與對彼此的勉勵。他們談“希望”,他們不規避“風險”的話題,他們給出各種正在實踐的樣板,他們也同樣用一雙理性的眼睛審視行業內涌動著的各種情緒。
理性與感性兼具,相信這就是中國紡織服裝產業未來最真實的色彩。
杜鈺洲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
觀點素描:
●形勢嚴峻,但紡織強國的總趨勢沒有變,并且很有可能加速。
●科學分析,堅定信心。要學會物質、資金、技術、人才資源的合理化配置。
●要促進產學研結合,產業鏈結合,國內國外的結合。
原音重現:關于現在紡織行業的形勢,我講三點看法:一,形勢嚴峻,同時中國紡織行業轉變發展方式建設紡織強國的總趨勢沒有變,并且很有可能加速。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的紡織工業一直保持高速發展,在前7年我們的生產、質量、效益全面高速發展。
同時,2008年是新世紀以來我們遇到最大困難的一年。
現在我們正處于產業升級,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關鍵時期,加上外部金融危機,這使轉型時期的陣痛非常明顯。由于整個國民經濟要升級調整,人民幣升值、銀行增息、貨幣緊縮,沖擊很大。行業中99.4%是中小企業,貨幣緊縮后,受影響的主要是中小企業,當然大企業也有一些。
勞動力成本、社會成本、原材料成本上升,出口退稅率下調,人民幣升值三大不利因素疊加,是2008年遇到的最大問題,同時國際市場低迷,以及國內資本市場、國外資本市場低迷。這些因素在2007年下半年有所表現,而2008年上半年表現突出。
8月份我們特別分析了全行業的結構。雖然全行業的增長態勢很好沒有變,但這個“好” 在兩級分化。去年8月份,平均利潤率為3.97%。
比過去提高了。但是我們發現三分之一的企業,從業人員占64%,利潤總額占89.2%;三分之二的企業,從業人員占68%,利潤總額占10.8%。三分之一的企業平均利潤率8.47%,三分之二的企業占0.74%。虧損企業7500多戶,虧損了116億。這使我們調整了工作思路,一方面,繼續推進科技進步、品牌管理、營銷、國際化等,一方面是加大三分之二企業的工作,包括產業集群工作,加大公共服務,還開始研究行業宏觀政策。現在國家兩次調整了出口退稅率,從5%提高到現在的14%,有一些企業開始起死回生。
從1~8月我們看到:第一,行業的整體應對新的危機,整體生產持續發展,三分之一企業體現了我們大規模技術改造、知識產權、自主研發攻關的技術、項目得到較好的促進。企業的產品開發勢頭增長明顯,技術創新成為我們這次應對金融危機最好的手段。對于品牌來講,自主品牌的培育發展使我們行業競爭力明顯提高。例如加工結構開始轉變,對外出口減少,增加給國內品牌加工。生產要素的素質提高了,職工、管理、營銷、設計隊伍的素質也提高了。引進海外專家,提高隊伍素質,進步特別快。因此產業升級的步伐在持續保持,且勁頭更足了。
第二、三分之二的企業能做到現在的水平是很不容易的,它們是就業的大部分企業,是主體。我們看到三分之二的企業如果發生困難,推動行業的責任感應該更強。
第三、我們分析后得到:企業好壞不在于大小,在于企業有沒有創新,創新是不是你競爭力的核心?我們靠技術而不是人的多少來創造價值;是從量到質的轉變。全行業人均創造價值9800元,三分之一的企業人均創造24800元,三分之二是1600元。
第四、從主業與副業的角度來看,從數據分析來看,主業增長的勢頭沒有減,做好主業的實質就是要關注技術、品牌、經營方式和提高勞動力素質,一定要把主業搞好。
二,科學分析,堅定信心。要學會資源配置,對物質、資金、技術、人才資源的配置。我認為信心也是重要資源,信心有價。因為智慧從信心來的,我們要堅定信心,意識到危機和機遇同在,排除恐懼。這次金融危機預示著美國要變化,以前美國粗放地使用能源,過分放松信貸。這次國際社會在協調國家間的政策,共同應對金融危機。這次金融危機結束后會促進國際新秩序。中國的基本面是好的。產業結構的調整、改革開放的推進、五個統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進一步落實到實處。這次危機加劇了我們進行產業結構的陣痛,長痛不如短痛。我們相信中央會審時度勢采用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農村政策、城鎮化政策等,這些政策效應都會逐步體現出來。
有一個誤判的概念,說是我們的比較優勢在消失。比較優勢是機會成本概念,比較優勢不是靜止的,是在提升的,我們的比較優勢提升的空間很大,比較優勢的結構在調整。
另外要注重技術進步,一是產學研結合,二是產業鏈結合,三是國內國外結合,后發優勢,就是建立在知識經濟、網絡經濟。專業委員會要研究服裝的質量,下游關注上游,上游關注下游。不止縫制的質量,還是功能的質量,節約資源。擴大國內和國外的銷售。重視銷售,不光是技術,還有文化品位。表現好的企業“信息化”做的都很好,這些都被提到非常緊迫的日程。 蔣衡杰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
觀點素描:
●我們不僅僅要吃制造業的蛋糕,還要吃流通領域、創意產業的蛋糕。
●要學會從審美角度、功能性、生理健康等方面開拓思路,從人文關懷、時尚創意、品牌引導等方面尋找創新點。
●全球整合業內外的資源是服裝產業新的創新點。
原音重現:質量、創新、快速反應以及社會責任是強勢企業和品牌企業的發展趨勢。中國服裝品牌面對的問題不僅是提升,同時還將面臨轉型,現在我們不僅僅要吃“制造業”的蛋糕,還要吃“流通領域”、“創意產業”的蛋糕。
第一,面對現實、理清思路,突出重點。必須把工作重心首先統一到如何規避同質化的矛盾上來。要學會從審美角度、功能性、生理健康等方面開拓思路,從人文關懷、時尚創意、品牌引導等方面尋找創新點,賦予更多非物質的文化和創意,倡導和諧美滿的生活方式。
第二,我們應當倡導綠色產業鏈。緊密融合上下游關系,打造大紡織的產業生態鏈。要注意發揮標桿品牌的核心作用,倡導外包以取得成本優勢。要挖掘商業的利潤點,實現服裝商品終極價值的最大化。
第三,要加強多元化、國際化的縱深研究,世界經濟一體化是必然趨勢,要有包容的胸懷,也不能片面的“拿來主義”。要在交流中形成共識,總結合作的方式,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圍。
第四:“整合”是一種價值創新。全球整合業內外的資源是服裝產業新的創新點。要積極探索品牌發展路線,尋找自己的位置,隨時準備整合或者被整合。當然,整合需要人才,需要資本,需要良好的口碑。還需要有膽識和魄力。因此,我們首先要有深刻的思考,才有能力做出深刻的選擇。
第五:我們應當倡導自主創新,鼓勵中國原創品牌的發展,以中國品牌為榮。
左小蕾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觀點素描:
●保增長應該保“平穩”的增長,保增長的政策的區間應在8%到11.9%之內。
●保增長應保內需,內需包括投資和消費,我們傾向于通過消費的增長來帶動投資。
●保增長要保證中小企業的增長,保證正常的就業水平。
原音重現:我們目前面臨著三個問題的思考:問題一:經濟應保持怎樣的增長水平?問題二:經濟是否應該通過大規模的投資來保持增長速度?問題三:外需下降的情況下,什么樣的出口對保增長有意義?
保增長應該保平穩的增長。首先,現在不應保11.9%的增長,這種增長偏熱。兩會給了一個8%的增長指標,這是一個引導性的增長指標,中國保持正常經濟水平應不低于8%。那么,保增長的政策區間應在8%到11.9%之內。外需下降,順差發生變化,經濟增長會相應下降,從這個預期出發,我們的經濟增長也會趨于平穩。出口產業的結構調整,新的產業還沒有升級到位,經濟增長會放緩。企業利潤下降會帶來經濟放緩。今年企業平均利潤為20.2%,這樣的利潤水平在全球來看都是很高的,利潤水平應與經濟增長水平相適應。去年的利潤水平有許多非經常性收益,因此不能以此為參照物。要素價格沒有市場化使利潤偏高,所以今年利潤的下降是一種回歸,屬于正常現象。
保增長應該大力度保內需。外需的下降不以我們的意志力所轉移,所以保持經濟的增長應保內需。近幾年通過金融市場來吸引大幅資本流入以促進消費,美國向全世界借錢消費的模式會逐漸改變。除了保持基礎產業的出口外,保持中國經濟平穩增長不應大力度的保外需,外需不是我們能保證的。因此保持經濟增長應由保外需向內需轉變。內需包括投資和消費。我們傾向于通過消費的增長來帶動投資,從而推動經濟增長。保消費應保一般消費,一般消費與低收入群體消費增長緊密相連,提高其消費,最直接應提高糧食的收購價格,應高于生產資料的價格上漲。應根據不同類型人的需求,通過提高服務業消費來拉動城市人口的消費。此外,財政應支持民生產業的發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