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定制風潮起 北方服裝定制卻冷清
3月23日,記者在太原市動物園附近看到了一家衣服,所以當時縫紉業市場小。到80年代中后期服裝加工定制火熱起來,家家戶戶都拿著布料或者直接從店里購置布料量體縫衣。我從1984年開始學縫紉技術,到1992年,基本上手藝學成在太原市桃園四巷一服裝店做裁料工。1994年,被聘到一戶生活富足的人家做縫紉老師,專門負責教孩子手藝。到上世紀末21世紀初,服裝市場又趨于冷淡,可以說,火爆時間不長。到如今,市面上搞定制服裝的個人都很少。”記者注意到店內墻體上掛著的面料、款式都不新穎,倒是有幾款五顏六色的唐裝面料,李師傅講,這些主要是給老人定做生日禮服。有些年輕人也過來定制服裝為孝敬父母。“冬三月,夏三月。”一年服裝定制加工行業旺季只有六個月,過了這段時間就是一些零活。現在,一般也沒有人學習服裝加工手藝了,因為即便就是學會了,他們在市場上也站不住腳跟。我多少年的老手藝了,有不少老主顧,所以維持生計不是問題,但是要想靠它賺錢就很難。
老工匠李師傅可以做西裝、衣服破洞、換拉鏈、裁褲邊等零活我都不待干,但都是些老顧客,又說不出口,而批量定制工服、校服的活又不是總能接上。”看來李師傅還是個看重手藝的人,做零活不能讓他大顯身手。
據業內人士講,目前,太原市場上有裁縫店,不過生意都不如以前了。服裝定制公司也主要是做工服、校服等樣式,并沒有其他個性化款式跟進。所以,太原人只能是做代理從其他地方進貨回來賣。
為什么服裝加工定制會在北方城市沒有市場呢?像李師傅一樣的老手藝應當怎么樣革新呢?現代年輕人都喜歡衣服,而一些“老來俏”也趕著時髦愛穿花哨的衣服。而我們的服裝加工定制者卻沒能及時跟進,更新自己的面料,革新自己的工藝,選擇現代化的電腦印花機器,創造出個性化的設計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市場上銷售的品牌服飾可以套到很多人身上,它在用衣服的特點體現顧客,而高級定制則完全為顧客塑造衣服,是真正自己的衣服,這大約才是高級定制的魅力。現代人需要參加日常宴會、演出等各種場合,需要不同場合下的適合款式,高級定制既可實現衣服不重樣,又可以定制出自己喜歡的特色。此外,一些消費者到商場看到品質和款式皆好的衣服,因腰包不鼓望而卻步,于是他們靈機一動,可以將款式尺碼拿到服裝定制店,這樣問題就解決了。因此,服裝定制在北方并非沒有市場,而是,看我們的服裝定制是否跟得上市場的腳步及時跟風,努力創造出個性、靈感及能滿足顧客需求的衣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