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洲館長:和中國走得更近
法國館館長方可:每天被游客的態度所感動
上海世博會法國館館長方可,有一個保持了多年的習慣,在世博會召開的一個月內改掉了,那就是午睡。盡管如此,方可覺得這一個月還是他人生中最值得紀念的一個月。
方可告訴記者,現在自己平均每天有5個“約會”,“除了與世博相關的人員外,在上海的法國人、法國企業也很關注世博會,如果他們提出要了解情況,我也需要與他們見面。”此外,他還要四處去做與世博會法國館相關的推廣活動。方可告訴記者,他所體驗到的中國文化中,“態度”是很重要的,所以許多事情他都要盡量親力親為。
看重態度的方可,每天也在被游客的態度所感動。“中國游客太可愛了,他們大多數游客非常遵守秩序,非常有禮貌。有時候,我看到一些老年人自己帶著凳子坐著排隊,手里還拿著一個塑料袋,把一路上的垃圾都撿起來,我簡直感動得想哭。有這樣可愛的游客,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工作,為他們服務呢?”
說起工作,每天方可最開心的事,就是看到每位游客都能在法國館內找到自己的所愛。“不管是駐足流連世界名畫,還是盡情享受法國大餐,只要游客能在法國館內玩得開心,我覺得我們就成功了。因為法國館本身就是一座‘感性城市’,我們希望游客能在這里放開懷抱,用心感受生活,享受生活,如果能這樣,我再忙也值了!”
{page_break}世博會“滿月”了,方可和很多人一樣感到高興,不過他也有屬于自己的“小擔憂”,“世博會已經走過了1個月,也就是說只剩下5個月了,留給我在世博園工作的時間正在一天天流逝。不過,如果我就此離開中國,回到法國,也不會有什么遺憾了。這是具有歷史性的事件,而我能參與其中,這足以讓我感到自豪!”
日本館館長江原規由:驚喜還在接下來的日子里
以“心之和、技之和”為主題的日本館開館以來,便以其對高新技術與歷史傳承的生動闡釋,躍居世博園區熱門場館之列,平均排隊時間超過3小時。面對大客流,如何讓游客們乘興而來、盡興而歸?日前,日本館館長江原規由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江原表示,開館以來“一切超出了預期”。根據統計,入園游客中,每10個人就有1人參觀日本館。截至目前,日本館接待的游客已經超過66萬。“我們高興地看到,不同的游客都能在參觀過程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地方,聽到游客們稱贊日本館的展示體現世界水平,我們覺得非常榮幸”。
江原說,如何應對大客流的確是一道拿不出最佳解決方案的難題。日本館準備了400萬把小扇子,作為禮物贈送給前來參觀的游客,希望能為他們在排隊過程中降低些許暑意;同時對現場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提出了要求,希望他們能夠以熱情周到的服務,盡可能緩解游客在排隊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針對高溫天氣,日本館還在等候區安裝了防暑降溫的噴霧裝置。
{page_break}江原還表示,對于日本館的工作人員的要求是,“只做應該做的事情。”為此,日本館每天都會舉行早會和晚會,對當日情況進行梳理、檢討,以便今后更好地做好服務。“讓我感到由衷高興的是,不少游客都說,‘日本館服務熱情、周到。’我敢自豪地說,除了中國館,我們提供的是最好的服務”,江原說。
江原介紹,6月日本館將迎來館日,將推出一系列的經貿、文化活動,相信會給游客們留下深刻印象。特別要說明的一點,在日本館旁邊的副館活動大廳里,每天都有來自日本各個地方政府及社會團體組織的活動,游客們無需排隊,便可進入參觀。
科特迪瓦館長卡米爾·夸西:上海世博“與眾不同”的好
“科特迪瓦參加了很多屆世博會,前幾屆世博會都做得很好,可是上海是‘與眾不同’的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科特迪瓦館長卡米爾·夸西這樣說,“在中國舉辦的世博會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我發現中非人民在很多方面很相近,所以短短一個月,大家就能互相了解。中國人和非洲人一樣,都會自然而然地對他們流露出親近的感覺”。
在組織運行方面,上海世博會組織了如此完善的交通系統,安保工作也很出色,讓人感受到安全與舒適。園區的文化表演、志愿者的水平等都很令人滿意,“現在我明白,北京奧運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中國人確實有能力”,夸西表示。
1個月來,世博會的組織工作還在不斷地改進,夸西說自己一直在仔細觀察:4月20日開始的多場試運行中,組織者發現大量問題,并很好地著手解決,對開園后幫助很大。最近幾天游客大增,特別是上周六有50萬人參觀,在安保人員、志愿者的引導下,排隊秩序沒有因為人多而混亂,反而越來越好。
看到和體驗到這些,夸西說科特迪瓦館的工作人員也受到感染。現在館里的每個工作人員都能堅持一條原則:每天從9時30分開館到22時30分閉館,要將同樣的服務帶給所有游客。“我告訴他們,你們的微笑服務,要從對第一個進展館的游客開始,直到最后一個游客離開展館為止”。
{page_break}開園以來,除了在自己的展館工作,夸西還看了許多別的場館,“我覺得上海世博會就像是一所‘開放的大學’,所有人都能過來學習”。在園區里,夸西感受最深的是怎樣更好、更聰明地利用資源。這里有許多關于綠色的展示,如果將來能在所有城市中應用,肯定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秘魯館館長內山雪莉:未來,我們會做得更好
“秘魯館開館一月已經接待了60多萬游客”,秘魯館館長內山雪莉笑著說,“但我們對此早有準備,我很高興有更多的游客來了解我們的國家,游客多多益善”。
開館的第一天,以“美食”為主題的秘魯館食材告急,到傍晚已經無菜可做,第二天補充了食材卻同樣如此。“但現在好了,我們準備了充足的食物等待游客來品嘗,也推出了更多的菜式”,內山雪莉介紹說。
為了讓游客更舒適地游覽秘魯館,這一個月來秘魯館在細節上做了很多改進:入口處光線較暗,導覽員會關照每一位游客“請注意腳下”,站在“廟宇”平臺上的導覽員已經能夠熟練地介紹視頻的內容;秘魯餐廳的服務員忙個不停,有幾個服務員能說不錯的英語,還學了點西班牙語,“若給中國游客推薦的話,受中國菜影響的秘魯炒牛肉是不錯的選擇”;秘魯著名藝術家圣·羅馬的4個雕塑作品因為其濃郁的印加色彩總能吸引許多游客駐足拍照,“許多游客反映說看不懂,所以我們給雕塑配上了說明文字”,內山雪莉說。甚至連秘魯館內的紀念品商店店主也已經學會了好幾句中文,對每一位中國游客笑臉相迎,不像剛開館時只能用計算器上的數字向游客示意。據介紹,秘魯館還準備每月舉辦一次特色活動來吸引更多的游客進館參觀。
這一個月,內山雪莉和同事們的工作也遇到了不少問題:“主要是一些文化差異上的問題,游客在參觀中有時候也不大小心”,但內山雪莉對未來的5個月工作很有信心,“在改進工作的同時,我們從中不斷地加深對中國人和中國文化的了解,接下來我們會做得更好”。
{page_break}新西蘭政府總代表吉斌禮:細觀賞,方能品得個中滋味
經毛利歡迎儀式“喚醒”之后,新西蘭館開館有一個月了,參觀游客已達60萬,成為B片區非常熱門的一大展館。面對如潮的游客,展館迅速做出反應,在排隊人群旁安置了隔離欄,并增設了工作人員。作為一個半開放空間的展館,新西蘭館表示不會使用預約機。
展館為何受歡迎,2010上海世博會新西蘭政府總代表吉斌禮把原因歸結為“互動”。他說,展館從里到外都有與游客“互動”的環節和內容。游客排隊進展館時,可以從智能圖騰柱中下載游戲,通過藍牙下載來自新西蘭的和弦鈴聲及屏保程序作為紀念品。游客一入園,就能看見涓涓細流從一塊碧綠玉石上滑過,大家爭相觸摸,以寄托美好的祝福。接著,游客進入“一個新西蘭家庭的一天”,展館利用視頻,通過一個新西蘭普通家庭,從清晨大人上班、孩子上學,到晚上全家人相聚在一起的晚餐聊天的“全景生活”,展現人與自然、不同文化和種族的人民共同生活的現狀。
每日雷打不動的毛利戰舞是互動環節的點睛之筆。“當游客走到B片區,就會被一種古樸神秘的音樂吸引,他們會看到一群毛利人跳著充滿活力的毛利戰舞哈卡。”“毛利文化是新西蘭的根基,整座展館的創作靈感。”吉斌禮認為,獨一無二的毛利文化是本屆世博會中新西蘭館最重要的元素。而毛利文化元素體現在展館中的很多細節中,游客要細細觀賞,方能品得個中滋味。“我們希望,游客能體會到新西蘭是個什么樣的國家,新西蘭人是怎么生活和工作的,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真實生存狀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