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問第108屆廣交會遇尷尬
外貿形勢復雜,即將參加廣交會的企業也陷入糾結。
第108屆廣交會將在10月15日開幕,多家確定參加本屆廣交會的企業因擔心人民幣升值等外貿不樂觀因素,對此次參會情況不敢有過高預期。往屆廣交會都會爭取訂單,但眼下有訂單企業也未必敢接,企業還有更多的考慮。
外貿“晴雨表”廣交會還沒召開,但企業的態度已經讓外貿形勢隱露真容。
據廣交會官方公布的數據,本屆廣交會中國出口企業參展熱情下降,申請展位數量比上屆有所減少。上屆企業展位申請數量11.5萬個,而這一屆企業展位申請數量只有9.8萬個,減少申請展位為1.7萬個。
溫州卓森鞋業有限公司的國際貿易部經理艾漢強不是沖著訂單去的,“去見見老客戶,訂單我們不缺。”他說。盡管不缺訂單,卓森鞋業卻缺另外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工人。
人民幣升值、原材料上漲等因素讓很多企業幾無利潤,是企業冷看廣交會的一個重要原因。“很多外貿鞋企只有1.5到2塊錢利潤,9月人民幣一升值就把利潤升沒了,為歐美國家做了‘貢獻’。”艾漢強說。
在艾漢強看來,很多小型的外貿企業已經非常艱難。事實上,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上述東莞服裝企業老板就已經非常艱難,他斷言如果人民幣再升值,必定有不少企業要倒閉。
盡管現在訂單并沒有成為大多數企業的負擔,但人民幣升值會增加海外消費者的購買成本,訂單的不確定性因素也會隨之增加。
陳煒東是上述臺州外貿企業的普通業務員,廣交會還有一個星期才召開,他已經在盤算怎么和客戶談提價。“很多客戶都是來壓價的,現在我們要提高價格,這是很難談的。”陳煒東希望能在廣交會多接點訂單,但現在的形勢讓他很為難。
“轉型也要搶時機,人家先占了市場就沒機會了。”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林江說。在金融危機時,內銷一度成為轉型較早的外貿企業的救命稻草。壓力下的外貿企業,加快轉型已成為其唯一出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