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專訪:福建企業走向國際化
日前,在長江校友大講堂之閩商論壇上,安踏體育用品董事局主席丁世忠、福建匹克集團CEO許志華等三位企業家作為閩商代表,共同探討了福建企業如何走向國際化等話題。三位企業家一致認為,走向國際化首先要練好內功,要有國際化的人才,才能“擁抱”國際化。
企業紛紛練內功走向國際化
晉江經濟報:福建企業應該如何走向國際化?
周少雄:制造業做外銷是一種國際化,但是現在做品牌,如何做到國際化?我認為要從內在管理開始。需要更多地引進國外顧問公司、管理經驗,同時人才也要國際化。我們現在各個管理模塊都有國際人才參與構建,我們也引進了甲骨文、IBM等國外的咨詢公司幫助構建七匹狼體系。國際化經營要使自己的管理手段、管理水平做到國際化,思想高度、管理體系就需要先國際化。整合全球資源的視野,構建起整合全球資源的體系,國際化進程就能一步一個腳印構建起來。
丁世忠:國際化是做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安踏從區域品牌到全國品牌,從幾萬元的銷量到成為全國領先的企業,回頭看也是充滿了挑戰。我認為,國際化不是簡單的香港上市、請國際代言人,我們曾經做過一個中國品牌進入美國市場的調研,發現其難度很大。很多在國內做得很大的品牌,都很難國際化。所以,國際化要有實際行動,應該了解我們的管理離國際先進企業有多遠、經營團隊能否國際化。安踏走向國際化從三個方面開始:明確戰略、職業化、系統化。只有國家文化被認同,企業的國際化才會有機會,對此,我們有信心,未來,國內的品牌一定能夠被國際接受。
許志華:內功做好是肯定的。但是,我們也在思考,是先練好內功再國際化,還是一邊國際化一邊練內功,使其相得益彰。中國已經融入世界,中國市場是國際市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面對國際化挑戰要做的事情,首先是觀念上的突破。國際化會有很多不可確定的因素,包括文化、實力等方面的,國際化的風險很大,但是有些事情我們做下去才發現沒有那么大壁壘。我們過往的國際化是在制造業上的,隨著我們的文化越來越強勢,民族品牌的對外輸出也越來越迫切,我們同世界級組織在研發、生產、制造上都有合作,結果都很好,我們一直在進步。舉個例子說明:2002年我們在美國參展,一雙鞋子賣18美金,旁邊的企業賣8美金一雙,結果當時我們沒把產品賣出去,但是,現在我們的零售能夠做到一雙鞋子賣80美金。
并購需要有相應的管理團隊
晉江經濟報:您認為并購國外品牌是國內品牌走向國際化的一條路子嗎?
周少雄:并購國外品牌要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人才上的,我們是否有足夠的人才支撐我們的并購?是否有中介機構幫助我們整合對方的管理手段?另一個是文化上的,不同的品牌,有著不同的傳承,不同的發展軌跡,會帶來不同的特點,我們要考慮的是中國人的管理方式、思維方式能否與之融合。最近也有幾家國外品牌問我們要不要參股,但是我們還是會考慮很多因素。
丁世忠:對于FILA的收購,讓我深深體會到了,對國際品牌的收購,我們內在的團隊需要具備相應的能力,未來的團隊有沒有能力把班接好是非常重要的。當企業自己的品牌還不能國際化時,通過收購國際品牌來實現國際化是一個辦法,但是,如果自己沒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許志華:收購是企業擴張的一個很好的方式,但是需要考慮是否有足夠的能力去整合。我認為這其中有兩個要素,一個是收購的對象是否符合自己企業的戰略;另一個是自己的企業能否消化這樣一個事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