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展業的發展將帶來怎樣的利益
根據一些會展相關資料顯示,去年上海會展業的直接收入約18億元,交易額達到550億元,觀眾總數超過480萬人次,其中國外觀眾逾40萬人。據上海稅務部門預測,2002年上海和“會展經濟”相關的各服務行業中,僅場地出租、貨運、廣告等幾個行業的收入就達1.5億元,產生的稅收收入將在800萬元左右。同處長江三角洲的南京今年上半年共舉辦各類展覽會60次,會議90次,展覽會觀眾150萬人次,參會人員23萬人,總收入達到了22億元,會展經濟初見效益。
上海社科院博士王泠一介紹說,發展會展經濟將得如下之利:
獲得優質資源
發展會展業意味著各行業可以在擴大的開放潮中,在產品、技術、生產、營銷等諸方面獲取比較優勢,從而大大減少了國內資源的機會成本,有助于增強綜合競爭力。而會展對于當地經濟最本質的意義就在于更大范圍的開放、更實際的比較、更精確的選擇、更有效的配置,進而達到更有質量的增長,以增強經濟安全系數。??
強化服務功能
會展經濟有助于中心城市增強面向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增強對周邊地區的服務功能。上海發展會展經濟,受益的將是整個華東地區。目前,上海口岸的進出口商品總額占全國外貿總量的比重達四分之一強,其中一半以上來自于周邊地區。
提升支持力度
各地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需要相關服務行業的支持。除了金融、保險、運輸外,會展是一項極其重要的服務內容。制造業要生存和提升國際競爭力,會展先行在西方國家已是普遍理念。因為大型和專業性會展往往是產品或技術市場占有率及盈利前景的晴雨表,金融合作機構也往往會根據會展第一線的精確反應來決定相關的融資力度。
增加就業機會
會展經濟的發展,將直接刺激外貿、旅游、賓館、交通、運輸、保險、金融、房地產、零售等行業的市場景氣,從而有力推動當地第三產業的發展。據專家估計,展覽業的產業帶動系數為1∶9,即展覽場館收入1元,相關收入為9元,為展覽業服務配套的服務業、旅游業、廣告業、餐飲業、通信業等行業將因此受益。據介紹說,每增加1000平方米展覽面積,可創造近百個就業機會,1996年漢諾威世博會就創造了10萬個就業機會。
會展能匯聚巨大的信息流、技術流、商品流和人才流,會對一個城市或地區的國民經濟和社會進步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和催化作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