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緬甸國際紡織面輔料紗線暨制衣機械展
展覽地點:仰光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展會時間: 2013年11月8-11日
主辦單位:緬甸聯邦工商業聯合會 (U.M.F.C.C.I.)
協辦單位:緬甸商務部、緬甸制衣公會 (MGMA)
參展范圍:
紡織品:合成纖維面料(梭織/針織)、天然纖維面料(梭織/針織)、紗線與纖維、花式整理、家用紡織品、被套、毯子、配件;床上亞麻布;纖維、單絲及原材料;織帶、紐扣、針線、刺繡、人造鉆石輔料、絲帶、徽章、橡膠鑲邊、按鈕、拉鏈等
紡 機:各式紡織機械、染色機械、漿紗機械、漂染機械、化纖機械、染整機械、無紡布生產機械。各式制衣機械及設備、縫紉機、縫紉機針、縫紉機馬達、編織機、鈕扣機、鳳眼機、織襪機、電腦針織機、驗布機、驗針機、捆條機、拉布機及拉布臺、熨衣設備、拉鍊制造機、電腦配色系統、電腦輔助設計、檢驗及品質控制設備、包裝設備、安全設備等。
2013年11月8-11日緬甸國際紡織展將為有意投資緬甸市場的企業提供一個直接、高效的平臺,也是搶先占領緬甸市場商機的最佳渠道之一。對欲前往投資的商家而言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請有意參展企業從速報名該展會!
緬甸國家和紡織業基本概況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估計,緬甸2011年人口約6,242萬,2011年GDP為502億美元,人均GDP為804美元,較2003年美國開始對緬制裁時的197美元明顯提升,在全球184個國別地區中排位,亦由接近榜末升至154位。該國是佛教國家,民風純樸,社會治安良好。
緬甸紡織業發展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1988年實行市場經濟,吸引外資,開放給外商做來料加工。企業主要分獨資、合資及民企,外資與本地廠比例為1:50。本地廠以生產布匹為主,包括梭織布、軍服布;合資港廠以出口為主,同時亦開拓當地市場,賺取緬幣(Kyat)支付當地工人薪酬。近年中國投資不斷增加,累計已超過140億美元。據ITMF統計,緬甸2010年有紡紗設備計環錠25萬枚,氣流紡錠1600枚,有梭布機5000臺,生產力較低,六成紡品仍需進口。在東盟協議下,進口中國、韓國、日本等國紡織品可減免關稅。
緬甸的進出口貿易情況
1、緬甸本國的貿易統計極不完整,根據全球139個緬甸貿易伙伴的數據推算,2010年所有貨物進出口和貿易總額約為154.51億美元。其中進口大于出口,主要供應來源是東盟和中國,兩者合占進口總額八成以上;出口主要輸往東盟、印度及中國,三者合共占總額比重82.8%。
2、緬甸紡織品服裝進出口貿易2010年約共13.13億美元,亦是以進口為多,有7.49億美元,第一大來源是中國,占4.37億或58.3%,其次是東盟及韓國,三者合占總額的八成半。
3、緬甸紡織品服裝出口,在2003年美國對緬貿易制裁前主要市場是美國和歐盟,如2000年出口中,美與歐盟分別占54.1%、34.6%,即兩者合占近九成的絕大比重。自美制裁后,代之而起的是日本、韓國。2010年緬紡衣出口中,日本居首位占32%、歐盟占31%、韓國占22%,三者合占約85%。預料美國對緬產品入口將放寬及優惠后,緬對美、歐盟紡衣出口都會大幅回增。歐盟已取消對緬甸的部分制裁,今年6月份緬甸將開始恢復對美國出口服裝。
投資緬甸的有利因素:
1、緬甸的勞動力成本低、資源豐富,且素質較高。與同樣作為服裝生產基地的其他鄰國相比,緬甸的勞工工資和生產成本是最低的。緬甸政府設立紡織學校及職業先修學校培訓人才,紡織工人供應充裕,素質穩定,工資低廉。廠長薪酬由300美元至500美元,主管由150美元至300美元,而技術工人則由80美元至150美元不等。按規定,廠方須為工人購買勞工保險,但是否提供食宿沒有硬性規定。中層管理人員方面,當地大學生供應及職業先修培訓充裕,亦不成問題。且中專以上畢業生一般都懂英語,便于溝通。外國投資者可利用緬甸廉價勞動力的優勢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2、紡織服裝出口日韓可獲免稅優惠,歐盟取消對緬甸的制裁。緬甸開始恢復對美國出口服裝。日本和韓國已經給予緬甸進口服裝免稅優惠。目前緬甸服裝出口的最大的市場是日本,占了其出口額的34%,第二和第三位分別是歐盟和韓國。另外,美國率先表示準備放寬對緬甸的部分制裁,并允許美國公司對緬甸投資或提供金融服務。歐洲方面,歐盟4月23日決定,暫停對緬甸的部分非軍事類制裁,如果條件允許,將盡快解除對緬甸制裁。據緬甸成衣企業家協會(MGEA)透露,緬甸的一些服裝工廠將從今年6月份開始對美國出口,有幾家服裝工廠正在摩拳擦掌,準備在隨后的幾個月對這個北美國家出口。緬對歐美紡織成衣出口都將大幅回升。
3、稅費優惠。企業設廠進口紡織機械,可以通過官方渠道申請進口享有三減兩免,甚至更長優惠。進口設備貨值超出免稅部分,廠方須補繳余額。
4、政府為保障外國投資制定了一系列法規。1988 年 11 月,政府頒布《緬甸聯邦外國投資法》, 積極鼓勵外國到緬甸投資,并制定了減免稅收的辦法,放寬了外匯管理。該投資法不僅保護了外國投資者的權益,同時也消除了他們的疑慮。
2011年緬甸民主政府掌權,實施改革開放,并指派登盛(U Thein Sein)為新任總統,曾對吳作棟表示:緬甸政府希望藉由吸引外資協助發展緬甸經濟,以解決緬甸面對的經濟挑戰,希望吸引勞力密集產業(如紡織、成衣、鞋業及電子制造業等)到緬甸投資。重大的政治改革包括有:反貪污、貨幣兌換率、外資投資法和稅法的施行。
為順應情勢,政府也放寬進口限制和解除出口稅。雖然目前面臨貨幣的問題,緬甸2012年的經濟仍預計約會有8.8%的成長。在耗資580億美元建造的大為(Dawei)深水港完成之后,緬甸預計會成為經由安達曼海連結東南亞及中國南海到印度洋的重要貿易樞紐,在這里接收中東國家、歐洲和非洲等等的貨物,加速東南亞國協(ASEAN)區域的發展。最令投資者振奮的是,政府宣布投資者將享有8 年的免稅優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