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屆世界紡織大會:交流聚智慧,創新謀發展
由英國紡織學會主辦、武漢紡織大學承辦的第89屆世界紡織大會在武漢隆重開幕,300多名海內外專家相聚江城,圍繞“從纖維到服裝的紡織創新”主題共同研討紡織行業未來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生產國、出口國和消費國,紡織工業是中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重要民生產業、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產業,同時也是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時尚產業的重要推動力量。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致辭表示,當前,中國紡織行業正處于重要的發展轉折時期,進一步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轉型升級,努力適應全球經濟發展“新常態”,成為中國紡織工業發展的根本任務。與全球產業實現協調、融合發展,尋求和落實發展中的共同機遇和責任,并以此推進轉型升級,也是中國紡織行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孫瑞哲認為,努力提高人類生活水平、改善全球氣候與環境的重大國際責任,也成為激勵全球紡織業加快轉型調整的外部動力。因此,加強創新驅動,深化融合發展,實現互補、互助、互利,是全球紡織業有效把握新機遇、擔當新責任的重要路徑。
??中國紡織業減速智能化生產或是出路
??與會專家學者表示,由于人口紅利逐漸消失、投資回報率遞減、勞動關系改善不足等因素,中國紡織業發展減速是必經之路。
??專家提出,紡織業市場應該由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智”造。其認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基礎和機器設備市場,這些設備將不間斷地產生海量的數據,破解這些大數據就是中國在新一輪制造革命中贏得競爭力的鑰匙。
??武漢紡織大學紡織學院黨委書記張尚勇舉例說,過去一萬錠的紡紗生產規模需要280人,采用智能設備生產后,用工縮減到了15人,將來可能只需要一個人操作電腦就能完成相同規模的產量。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孫瑞哲在報告中也提到智能化生產觀點,他表示研發智能化生產解放傳統依靠人工操作的生產模式,減少用工成本,提升產品質量水平和管理水平,是未來的出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