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服裝作品充分考慮其包容性與可持續性
中華女子學院藝術學院院長王露
設計創新包容性、可持續性缺一不可
一件產品,如果能夠具有包容性的理念,在制造過程中能夠考慮到可持續性,能夠推動社會慢慢從消費型向可持續型進行轉型,那么這就是一件好的設計。
從長遠來看,設計所發揮的作用遠遠大于設計在當前行業中所發揮的作用。設計師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往往會把設計看成是整個產業鏈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然而,當他們真正進入社會,在企業中進行磨合和再學習后會發現,設計并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么重要,在一部分老板眼中,甚至是非常微不足道,可隨時替換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想改變現狀,需要我們從觀念上進行轉變,讓設計逐漸成為推動社會從消費型向可持續型演變的原動力,而支撐這一轉變最核心的要素則是設計的包容性與可持續性。
什么是設計的包容性呢?日本品牌優衣庫很好地詮釋了這一概念,該企業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位,即服務于百姓,因此他沒有通過明星、包裝、著名設計師等噱頭來炒作自己,以提高品牌知名度,而是花費了大量時間、精力,真正地去了解目標客戶的切實需求,讓自己的設計具有絕對的包容性。反觀當前國內大多數服裝品牌,他們往往都將自己的目標客戶群定位于18~35歲,月薪1萬元左右,年輕漂亮的女孩子。如果這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能更多考慮到設計的包容性,真正去了解在市場中需求最大的百姓心中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那么他們或許就能夠找到推動設計創新的切入點。
除了設計的包容性,設計的可持續性這一概念對于服裝企業而言也是至關重要的。設計在創造美的過程中,還應該擔負起推動整個社會向綠色可持續發展進行轉型的責任。因此,當服裝企業設計一件產品時,應充分考慮到產品在誕生過程中的每一環節對環境的影響、能源的消耗以及最終所獲得的利潤這三者之間是否能形成正比。
一件產品,如果能夠具有包容性的理念,在制造過程中能夠思考可持續性,能夠推動社會慢慢從消費型向可持續型進行轉型,那么這就是一件好的設計。
除此之外,功能性、可用性、客戶期望度、可行性這4項要素也是成功產品所必須具備的。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設計師首先要明確自己為什么要設計,找到設計目標,然后按照該目標去創造,最后再對設計進行評估。在這一系列的環節中,企業要以管理為核心,不斷回顧進展并進行下一階段工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