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中國絲綢行弘揚絲綢文化 提升產品附加值
“絲綢·美麗中國”今年有看點
——訪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副會長俞岳南
“國人對絲綢的了解,遠遠落后于對棉、麻、毛、莫代爾等紡織原料,更遠遠落后于國人的消費能力。絲綢已經被冷卻了很多年了。”俞岳南放下手中的茶杯,深吸了一口氣說道。
俞岳南兼任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絲綢專業委員會會長,從分管絲綢專業委員會工作以來,他已經走訪了全國60多家絲綢企業,與絲綢以及這個行業結下了很深的情結。
“我想讓更多的人了解絲綢和國內的絲綢品牌,更愿意看到越來越多的人穿著絲綢做的服裝,用真絲家紡產品。絲綢是中國5000年古老文化的一部分,是值得中華民族驕傲的東西。”俞岳南說。
2月9日記者來到了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采訪到了他,聽他認真的講起了絲綢的文化歷史、絲綢行業和即將在上海舉行的“絲綢·美麗中國”系列推廣活動。
“絲綢中國”項目對好多人來說并不陌生,2014年以第26屆中國絲綢交易會(簡稱“中絲會”)為平臺,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開辟場地300多平方米,搭建起絲綢文化長廊、現代家居生活館及動態展示秀三大創意展區,來自全國各地60多家絲綢企業的100余件絲綢產品,從家紡、服裝、飾品等幾大不同門類向現場嘉賓傳遞了雅致風韻的絲綢文化,展示了我國絲綢終端產品的秀逸風姿。
“但今年的‘絲綢·美麗中國’活動和‘中針會’與去年比有很大的不同,今年亮點很多。”俞岳南說。{page_break}
亮點一:知名品牌抱團“亮劍”
在今年即將舉行的中國針棉織品交易會(“中針會”)上,由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舉辦的全國“絲綢行業優秀品牌”評選活動中評選出的“十大絲綢品牌”將會與大家見面。為弘揚絲綢文化,培育民族品牌,提升絲綢產品附加值,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組織全國重點省市絲綢協會秘書長、絲綢院校教授、行業媒體和質檢機構等行業資深人士組成評審委員會,在協會的絲綢行業會員企業中評選出了“十大絲綢品牌”。這“十大品牌”將會在中針會現場進行集中展示和個性化展示。各絲綢品牌現場做推廣和觀眾的互動,避免了去年“絲綢中國”現場客商想要談合作卻找不到負責人的尷尬情況。
亮點二:看得見,摸得著的“新中裝”
回顧2014年絲綢行業有一大事件就是,11月10日晚,在水立方舉行的APEC領導人歡迎宴會上,各國領導人身著“新中裝”讓國人大飽眼福,而“新中裝”的主要材料是絲綢,這又為我國的絲綢行業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當然,在“絲綢中國”活動中,為APEC中國家領導人穿著的服裝提供面料的吳江鼎盛、浙江達利兩家企業將會為大家展示“新中裝”,讓這些面料不僅看得見,還能摸得著。
俞岳南說:“無論是絲綢行業內人士,還是普通消費者,大多數都只是從電視、圖片上看到了‘新中裝’,至于它的做工如何,面料怎樣,大家都是無從知曉的。但這次肯定會讓大家大飽眼福。”
亮點三:古老絲綢文化的推崇
“絲綢·美麗中國”活動的主要目的就是“弘揚絲綢文化,培育民族品牌,擴大消費需求,提升產品附加值”。漢族勞動人民是首先發明并大規模生產使用絲綢的民族,從長期的勞動實踐中,發明了養蠶、繅絲、織綢的技術,給人類的物質文明作出了極其光輝的貢獻,這是中國的光榮,也是中國人民勞動智慧的結晶。
作為中華子孫,有義務去了解絲綢的歷史文化,重拾那種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APEC領導人穿的“新中裝”的主要面料,就別有用心的采用了我國歷史上的三大名錦之一的宋錦,而宋錦已經是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宋錦與蜀錦、云錦這三大名錦在中國古代的紡織品歷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古代也是達官貴人才能穿的起的服飾。
“在活動現場,我們會對三大名錦做一個詳細的介紹,讓人們對絲綢歷史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增加人們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俞岳南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