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頂尖紡織專家齊聚"現代紡織科技國際論壇"
6月6日至8日,由武漢紡織大學主辦的首屆“現代紡織科技國際論壇”在武漢漢隆重舉行,來自英、美、日、法、澳、加、捷克、新西蘭、中國、中國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位全球頂尖和知名的紡織專家、學者齊聚南湖之濱,分享現代紡織科技研究成果、探討紡織科技前沿問題。
7日上午8:30,“現代紡織科技國際論壇”在武漢紡織大學南湖校區學術報告廳拉開帷幕。武漢紡織大學校長韋一良代表論壇主辦方致歡迎辭。他指出,“學術無國界,知識因分享變得更有價值”,此次論壇旨在搭建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推動紡織行業進步、促進世界經濟的復蘇與發展。
本次“現代紡織科技國際論壇”大會主席由湖北省“楚天學者”、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纖維和材料創新研究中心(CMFI)主任王訓該和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武漢紡織大學副校長徐衛林擔任。
美國田納西大學非織造材料研究實驗室主任Gajanan Bhat、日本信州大學紡織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Toshihiro Hirai、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學科首席教授陶肖明、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院長邱夷平等16位世界知名紡織科技專家、學者將發表15場主題演講,就 “功能紡織品”、“紡織機電”、“纖維技術”、“新型材料科學”等議題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武漢紡織大學高度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近年來,學校相繼成功承辦了聯合國貿易發展組織和中國商務部主辦的“發展中國家全球經濟化研修班”、“發展中國家國際貿易能力建設研修班”和“經濟全球化與中國制造”國際研修班;先后與澳大利亞、英國、俄羅斯、美國等國家的大學簽訂合作協議,開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實質性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近年來,該校經過科學決策、確立了“現代紡織、大紡織、超紡織”的特色辦學理念、在紡織科學研究領域取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等的突出成就。此次舉辦“現代紡織科技國際論壇”,旨在搭建交流與合作的平臺,推動紡織科技研究國際化,促進紡織行業發展大繁榮。
記者從此次“現代紡織科技國際論壇”上了解到,“現代紡織”相對于“傳統紡織”而言,最突出的特點是現代科技成果的大量運用。現代紡織加工技術吸收了材料、電子、信息、機電、新材料、生物生命等學科領域最新的科技成果,產品被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農業、工業、建筑、水利、交通、醫療衛生、國防等諸多領域。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的分析報告指出,我國的紡織業在國際上有明顯的競爭優勢,作為紡織制造和出口大國,國家于2009專門出臺了《國家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湖北省作為紡織大省,目前已由武漢紡織大學牽頭制定湖北省紡織行業發展路線圖。
此次“論壇”的召開,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紡織科技界與世界多國紡織科技界同行的交流,為進一步加強全球紡織科技合作與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