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紡織纖維的開發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世界各國都把發展紡織纖維作為當今高技術領域的重要材料,被稱為21世紀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新型紡織纖維的開發依賴于高分子科學的水平,而我國目前的高分子科學發展水平較低,這就導致許多高性能材料、高附加值的產品都需要進口。如醫用縫合線、高性能的人造血管的生產,在我國幾乎都是空白。為此科研工作者應致力于開發各種高性能的高分子材料,進而推動紡織新纖維的開發與應用。
高功能纖維
高功能纖維主要是指具有能傳遞光、電以及吸附、超濾、透析、反滲透、離子交換等特殊功能的纖維,還包括提供舒適性、保健性、安全性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及適合在特殊條件下應用的纖維。主要有光導纖維、玻璃纖維、生物可降解纖維、陶瓷纖維、導電纖維、中空纖維分離膜、抗菌纖維、防輻射纖維、耐高溫纖維等功能性纖維。
1.光導纖維光導纖維即能傳導光的纖維,也稱導光纖維,光學纖維。它是用兩種不同折射率的透明材料通過特殊復合技術制成的復合纖維。光導纖維的導光傳像可以象輸送電流一樣,使光束或圖像沿著彎彎曲曲的光導纖維束,即光導線,從一端傳到另一端。光導纖維是一種皮芯結構,由周圍包覆的低折射率的薄膜和透明芯材組成,根據芯材的類型可把光纖分成三大類:石英光纖、多組分光纖和塑料光纖。石英光纖損耗率低,只有1dB/km以下,它常用于遠距離傳輸,如公用長途電話線,其價高、脆且難與加工;多組分光纖用于1~2km的中距離傳輸,如企業內部局域網和纖維鏡;塑料光纖光損耗率高達120~130dB/km,但其優點是價廉、柔韌、質輕和易加工,因而廣泛用于短距離光導線路。
2。陶瓷纖維陶瓷纖維是一種無機耐火纖維,指將陶瓷物質滲入成纖高聚物中共混而制成的纖維。陶瓷纖維的范圍很廣,包括以金屬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氧化鋁、硅酸鋁、碳化硅、氮化硼、鈦酸鉀等原料為主而制成的纖維。纖維基質可以是聚酯、聚纖胺、聚丙烯、聚乙烯等,根據不同的用途可選用不同的陶瓷。陶瓷纖維具有耐高溫、耐腐蝕、高強度、高模量、熱傳導系數小、抗熱振、低熱容等優點,現已廣泛應用于冶金、化工、建材、航空航天、汽車等行業的耐火、隔熱、防火、高溫過濾和勞動保護等領域。
3.玻璃纖維玻璃纖維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和其它金屬氧化物,在熔態下經紡絲而成。玻璃纖維的原料豐富,制造工藝成熟,價格低廉,具有不可燃、耐腐蝕、耐熱、強度高、絕緣性能好等優點,在工業上有廣泛用途。
4.生物可降解纖維生物可降解纖維是指在自然界中在光熱和微生物的作用下能自行降解的纖維。天然纖維本身具有可降解性,而合成纖維具有堅牢不腐爛的性質,因此合纖廢棄正造成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生物可降解合成纖維是化學纖維可降解性改進的重點。目前多用在醫用材料上甲殼質纖維和殼聚糖纖維就是其中一種。它們是用甲殼質或殼聚糖溶液紡制而成的纖維,甲殼質是由蝦、蟹、昆蟲的外殼中提煉出的天然生物高聚物,殼聚糖是甲殼質經濃堿處理后脫去乙?;漠a物。甲殼素和殼聚糖纖維不但具有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該纖維無毒性,具有能被人體內溶菌酶降解而被人體完全吸收的生物可降解性,它們可用來作醫用縫合線和醫用紗布、無紡布或薄膜等醫用敷料。另一種生物可降解纖維是聚乳酸類纖維。聚乳酸是牛奶發酵的產物,它的熔點在180度以上,可以通過熔融紡加工成絲,織制的紡織品有絲的光澤和干燥觸感,是較好的服裝材料,它在水中或土壤里微生物作用下,一年內即可全部正常分解。
5.中空纖維分離膜中空纖維分離膜是一種功能性纖維,其基材有粘膠纖維、聚丙烯睛纖維、聚酯纖維等,根據其孔徑特征可分為微濾膜、超濾膜、反滲透膜、離子交換膜和氣體分離膜。采用紡織工藝制成的中空纖維膜可組裝成血液過濾器、血液透析器、血漿分離器和各種凈化器,用于純水制備、藥液制取、廢水處理、海水淡化等方面。
6.導電纖維導電纖維指在標準狀態(20°C、相對濕度65%)下,質量比電阻為1081Ω·g/cm2以下的纖維。其導電原理在于纖維內部含有自由電子,無濕度依賴性,即使在低濕度條件下也不會改變導電性。導電纖維的消除和防止靜電的性能遠高于抗靜電纖維。最早的導電纖維是利用金屬的導電性能而制成的金屬類的導電纖維,這類纖維的導電性能、耐熱、耐化學腐蝕性良好,但制造困難;另外用金屬噴涂法使纖維具有金屬一樣的導電性;目前的導電纖維是用吸附法或化學反應法將一些金屬化合物加入到纖維里,制成導電性能良好的導電纖維。導電纖維通常用于制成抗靜電織物,能有效地防止靜電的局部蓄集,用導電纖維制成的產品可用來生產防爆型工作服、防塵工作服、抗靜電毛毯等。
7.其它功能性纖維目前還有許多功能性纖維,其中有阻燃纖維,該纖維是在聚合物中加入阻燃劑紡絲而成的;光學性能纖維有光照變色纖維、熒光纖維、熱致變色纖維、濕熱變色纖維等;另外還有磁性纖維、遠紅外纖維、抗紫外纖維、負離子纖維、抗菌纖維、離子交換纖維等功能性纖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