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纖維紡織品:真實與虛假的神話?
竹纖維紡織品,一個正在中國市場迅速走火的新型品類。
一則淘寶上竹纖維內褲的廣告用這樣的文字在打動消費者:“女性朋友大都有婦科炎癥的困擾,這些炎癥都是由細菌引起的,細菌的滋生是因為潮濕悶熱的環境,普通內褲沒有好的透氣性\吸濕性,更不要說殺菌,但是,如果穿竹纖維內褲就不同。第一,竹纖維內褲透氣性好,吸濕性好,能迅速排出人體的濕氣和水分,改善女性私處潮濕的情況,在這種環境下,有害細菌就失去了生存條件。第二,竹纖維天然的抗菌、抑菌效果;竹纖維中的葉綠素和葉綠素銅鈉具有較好的除臭功能;竹纖維不帶自由電荷,抗靜電,止瘙癢。所以穿著后能夠迅速消除白帶異味改善各種婦科炎癥。第三,竹纖維柔軟舒適,能夠很好地呵護女性生殖部位。”
竹纖維:纖維皇后?
竹纖維贏得了太多的贊譽。一則商家的說明如是描述它:竹纖維是以優質的天然竹子為原料,經特殊的高科技工藝處理,把竹子中的纖維素提取出來,再經制膠,紡絲等工序而制造出的再生纖維素纖維。竹子特含“竹醌”健康元素,自身能產生負離子和防蟲抗菌作用,在制造全過程中采用物理抽絲技術,不含量任何化學添加劑,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防螨,防臭和抗紫外線的作用等神奇功能,被人們稱贊為“會呼吸的生態家紡”,“纖維皇后”等美譽!
竹纖維橫截面布滿了大大小小橢圓型空隙,可以在瞬間吸收并蒸發大量的水分,它的吸水性是棉的3.5倍。竹纖維屬于天然植物纖維,柔軟,舒適,抗菌,抗紫外線,具有超強的保健功效,可再生利用,保護環境!同時具有超強的易清洗和去油污的特點,并且同樣數量的細菌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菌在棉,木纖維制品中能夠大量繁衍,而"竹纖維"制品上的細菌在24小時后被殺死75%左右!
消費者之惑:竹纖維為什么沒那么神?
然而,與商家與廠家的追捧相比,消費者卻面臨著現實的困惑。走下神壇的竹纖維紡織品,卻并沒有傳說中的那樣神。
武漢一位白領王女士向記者表示,她在商家的提示下,因為心儀竹纖維洗碗布“不用洗潔精”的特點,于是買了幾個不僅自己用,還送給了婆婆、好友也試驗一下。結果幾周下來,王女士仍然不得不繼續上超市補充洗潔精。看來,買一張竹纖維洗碗布,節省一年的洗潔精的如意算盤落了空。
而山東一位張先生,則憤憤表示,竹纖維所謂的抗菌純屬扯淡。剛開始,銷售都說,穿一般的襪子,腳臭;而穿竹纖維的襪子,則因為其透氣、抗菌、防潮,不會出現很大的臭味,結果,他花高價成為了個人經銷商后,發現,即便是竹纖維,仍然是臭腳,而他還要和公司扯皮,追索自己的代理貨款……
深圳的一位陳女士,在花了15元買了一條竹纖維毛巾后,卻驚人的發現,這條據說“抗菌”、“不容易有霉斑”的毛巾,卻爛的比普通毛巾還快……
服裝界曝光潛規則:假標太多
“太多標注竹纖維的服裝都是貼假標“。據某化纖檢驗局工作人員透露,由于經濟利益驅動,太多服裝企業給服裝的成分貼上了名實不符的標簽。“消費者喜歡羊毛,就說羊毛;消費者喜歡羊絨,就說羊絨;10%的棉也敢說100%純棉;有的自己也搞不清楚什么是竹纖維,就已經吆喝上了。”
“在我們的檢查過程中,假標、虛標的現象蠻嚴重,差不多有20%-40%的比例。因為,服裝業代工的現象也比較嚴重,所以很多經銷商主導的品牌就有點喜歡打擦邊球。專門的服裝廠商要老實一些。”
而在竹纖維行業的張師傅,則對記者表示,真正所謂的抗菌什么之類的效果,是在75%以上含量的竹纖維用品才有可能,而且必須是天然的。一經加工,就沒有效果。
質檢部門:要防止混淆視聽
福建省纖維檢驗所紡織品檢驗二部的董海燕工程師表示,要防止混淆視聽。竹纖維分為竹炭纖維、竹漿纖維和竹原纖維。實驗證明,竹原纖維確實是有抗菌作用的,但是竹原纖維不可制成紡織品,竹漿纖維是市面上最流行的,但是基本沒有除菌效果。與棉毛巾相比,竹毛巾顯得比較嬌貴,耐用性不如棉毛巾,容易斷裂。但是竹纖維毛巾的多孔結構,具有良好的吸濕、放濕功能,所以透氣效果還是不錯的。
在記者的追查下,發現《GB 11951-1989 紡織品天然纖維術語》并沒有提及竹纖維。而《GB4146-1984紡織名詞術語》提及,化學纖維是指用天然的或合成的聚合物為原料,經化學方法制成的纖維。再生纖維是指用纖維素為原料制成的、與原聚合物在化學組成上基本相同的化學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是指用纖維素為原料制成的、結構為纖維素Ⅱ的再生纖維。粘膠纖維是用粘膠法制成的再生纖維素纖維。
在《FZ/T5 2006-2006 竹材粘膠短纖維》一書中,提及:本標準適用于以竹材料為原料,供紡紗用的線密度范圍為1.11dtex~5.56dtex的本色有光、半消光、消光膠短纖維的檢驗、定等和驗收。其他類型的竹材料粘膠短纖維可以參照使用。”也就是說,市面上大多數標示為“竹纖維”的,實際上是“竹漿纖維”。
而在《FZ/T5 2006-2006 竹材粘膠短纖維》一書中,也提到了國家規范的抗菌性實驗做法。CCTV曾經委托一家質檢機構驗證,在同樣的實驗環境下,竹漿纖維紡織品和普通棉毛紡織品培養出的大腸桿菌數量幾乎相當,這也就意味著,竹漿纖維紡織品沒有什么特殊抗菌功效。{page_break}
業內人士:只是一場商業炒作
在廣東江門開內衣服裝廠已有七八年的黃小姐,對竹纖維紡織品進行了深入剖析?! ?ldquo;其實,這只是商家在炒作概念。”黃小姐透露說,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所謂竹纖維內褲,都是商家欺騙消費者的伎倆。因為,一個品種推出來時間長了以后,消費者就會產生疲軟的消費心態。如果在這個時候,商家推出一個有保健功能的什么竹纖維、竹炭等新概念,消費者就會覺得很新鮮,當然想試試看。
黃小姐說,其實市面上的內褲所用的生產原料都是一樣的,面料成分都是纖維、棉和絲質。有些內褲摸起來感覺柔軟,那是廠家在制作時,選用了手感好一點的面料,并加大絲質成分,從而讓消費者產生錯覺。同樣的產品,商家只要在內褲上面貼上竹纖維標簽,那這些內褲就會身價大增。像以前所謂的冰絲內褲,實際上質地面料與普通內褲是一樣的。大家可以想想,一根竹子能產生多少竹纖維?提取竹纖維后再做成內褲,要花費多少精力?真要做成竹纖維內褲,成本遠遠不只幾元錢!
美國加拿大:政府打假
早在去年8月,美國公平貿易委員會(FTC)就對供應商在標簽及廣告中欺騙性地使用“竹纖維”提出了指控。
美國4名服裝及紡織品經銷商聲稱,他們銷售的人造纖維產品中含有竹纖維。FTC就此對這些經銷商進行控告。同時某些公司錯誤地或毫無根據地使用“綠色”一詞,聲稱其產品是采用環保方法進行生產,保持竹子固有的抗菌性質,是生物可降解的。申訴人就此對這些公司進行控告。
人造纖維中含有可再生纖維素,纖維素中不超過15%取代基取代羥基的氫,纖維中含有的纖維素是從有機溶劑中沉淀出來的,其中沒有發生任何羥基取代現象或產生化學中間體。“lyocell”這個術語可作為纖維的總體描述。
根據FTC,這些公司虛假地聲稱他們的紡織品含“100%竹纖維”,而事實上是人造纖維。
從FTC獲悉,人造纖維是采用樹或其它植物的纖維素,經過岢性化學物質加工而成。這種化學物質會釋放有害的氣體。
任何樹或植物都可作為纖維素的來源,包括竹。因此當纖維素經過重新加工(人造纖維粘膠纖維加工),產生的纖維統稱為人造纖維。根據《紡織纖維制品鑒別法案》16CFR303.7的規章制度,人造纖維定義如下:由竹纖維素制成的纖維既不抗菌,也不生物可降解的。
至今仍然沒有權威性的研究證明人造纖維保留竹子固有的抗菌性質。FTC注釋說,當竹子作為纖維素原料時,其人造纖維并不能保留竹子固有的抗菌性質。刺激性及有毒的化學物質用于分解竹原料,同時也消除竹子固有的抗菌性質。
另外根據FTC信息顯示,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證明“竹纖維”產品具有抗菌性。經清理棄用后,這些產品并不能適當地在短期間內分解成自然中能找到的元素。盡管使用竹子是環保的,但是利用竹纖維素制造的人造纖維并不環保的。因為這個加工過程使用大量的水資源及能量,會帶來空氣及水污染。
加拿大公平競爭局于2010年1月27日宣布,已根據《紡織品標簽及廣告規例》采取行動,以確保在加拿大銷售的人造纖維紡織品和服裝,不會被標示為以竹制造。該局表示,超過450,000件紡織品和服裝已在加拿大重新標簽,逾250個網站已經糾正資料。加國人員找到合共27家貨品標簽不準確的經銷商,以及94家貨品標簽不準確或廣告內容誤導的網上商店。該局稱,目前未見有任何以天然竹纖維制造的紡織品在加國市場出售。
竹纖維神話:真實與虛假?
盡管真相已經大白,但令人擔心的一幕幕鬧劇仍然在上演。打開百度或者淘寶網站,仍然有無數的網絡推手,在編制一張密密麻麻的神話大網,試圖將消費者與創業者一網打盡。
毒奶粉事件固然可怕,但人命關天,一經曝光,就會引起高度重視,反而是險中見穩。而“竹纖維”紡織品,由于涉及到產業鏈條的多個利益,則一直如同隱藏的炸彈一樣悄聲無息,隨時可能給消費者點一記悶雷。
一位業內人士總結了“竹纖維”神話的七宗罪:1.竹纖維實為纖維素纖維,做床品易起皺;2.竹纖維不具備殺菌抗菌的作用,殺菌抗菌是竹子的特性,不是竹纖維的特性;3.強力差,洗幾次就會爛掉;4.竹纖維纖維素纖維的制作污染很大,在國外已經禁止生產這種原料;5.現在所發現的能抗菌殺菌的天然纖維只有一種,那就是菠蘿葉纖維,其他都是騙人的;6.竹纖維染色后不再綠色,染化料對人體有害;欺騙消費者是現在國內企業唯一能持續發展的途徑。
到底在真話中倒下?還是在神話長大?竹纖維,一路走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