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嬰幼兒服裝產品質量
產品簡介
嬰幼兒服裝是指年齡在36個月以內或身高在104cm及以下的嬰幼兒使用的標準中,對嬰幼兒服裝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
關鍵指標
1.成分含量。成分含量是指服裝產品以何種纖維為原料加工而成。纖維一般分為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兩大類。天然纖維包括棉、麻、羊毛、兔毛、蠶絲等,化學纖維包括滌綸、腈綸、粘膠纖維、醋酯纖維,近期出現的大豆纖維、莫代爾纖維等也屬于化學纖維。由于棉纖維具有吸濕性強、透氣性好、對皮膚刺激性小的特點,一般推薦采用棉纖維作為加工嬰幼兒服裝的原料。
2.甲醛含量。服裝中的甲醛主要來源于服裝后整理過程中使用的各種整理劑、固色劑、防水劑、柔軟劑、黏合劑等。當游離甲醛含量超標時,會對人體的呼吸道和皮膚產生強烈刺激,引起呼吸道炎癥和皮膚炎,并且對眼睛有刺激。長期攝入低濃度的甲醛會引起食欲減退,體重下降,衰弱失眠等癥狀,對嬰兒的毒性則表現在氣喘、氣管炎、染色體異常,抵抗力下降等。若長期接觸甲醛氣體,甚至可能誘發癌癥。在國家標準中,對嬰幼兒服裝甲醛含量的要求嚴于成人服裝,規定每千克面料中的甲醛含量不可大于20毫克。
3.pH值。pH值是指織物的酸堿度。人類的皮膚表層一般呈弱酸性,pH值在5.5~7.0之間,具有保護皮膚不受細菌侵害的作用。人體對紡織品過敏的原因主要是皮膚接觸了沒有清洗干凈、殘留在衣服表面的殘余堿,皮膚表層的天然屏障受到破壞,刺激皮膚,滋生細菌,引起疾病。嬰幼兒對pH值超標的服裝會更加敏感,可能導致皮炎、皮膚紅腫等癥狀。因此,標準規定紡織品pH值應控制在中性及弱酸性(即pH值為4.0~7.5)。
4.異味。異味主要指服裝上有霉味、汽油味、魚腥味、芳香烴氣味等,異味濃烈則表明過量的化學藥劑或有害成分殘留于服裝中,有危害健康的可能。
5.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紡織產品在印染和后整理等過程中要加入各種染料,現代印染加工業使用的染料多為偶氮染料。通過對服裝紡織品的長期研究,發現有部分偶氮染料可能分解出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類物質。使用此類染料染色的服裝與人體皮膚長期接觸后,會與人體代謝過程中釋放的物質混合并產生還原反應形成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從而致使人體細胞的DNA發生結構與功能的變化,導致身體發生病變。
選購提示
1.選擇購買地點。一般情況,大型商場、專賣店、超市銷售的產品通過了對供應商的審查、選擇和驗貨把關,比較有質量保障。消費者可以向商家要求查看該產品的檢驗報告。
2.選擇品牌。一般來說,知名品牌的生產企業有更加完善和健全的質量保證體系,也更加注重產品的質量和信譽,產品質量更加可靠。
3.仔細閱讀產品標志。按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規定,嬰幼兒服裝的標志必須同時包括吊牌和耐久性標識(指縫制在服裝的衣領或腰頭,能長時間保留在服裝上的標志)兩種,在這些標志上應標注產品名稱、生產企業名稱及地址、洗滌方法、號型規格、原料成分含量、產品標準編號、產品質量等級和安全技術類別,并且必須在標志上注明“嬰幼兒用品”字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