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出臺對華貿易保護措施 開始加大“反補貼”力度
近來,歐盟頻頻出臺對華貿易保護措施。尤為值得注意的是,除繼續使用傳統“反傾銷”手段外,還開始加大所謂“反補貼”力度。2011年5月歐盟首次對中國輸歐銅版紙使用“反補貼”手段,近日更聲稱中國兩家大型通訊企業華為和中興接受了政府“非法補貼”,目標直指中國高科技及國有企業。
當前歐盟深陷債務危機,經濟困難,失業率居高不下,企業大量破產倒閉,很難抑制貿易保護主義沖動。但歐盟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從傳統的“反傾銷”升級到“反補貼”,背后有更多的深層次考慮。
第一,欲為“后2016年時代”做準備。歐盟此前更多采用“反傾銷”措施打擊中國產品競爭力。由于不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歐盟在判定中國商品是否以低于成本價在其境內傾銷時,有很大的隨意性和不公平性。但歐盟面臨2016年必須自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大限,市場經濟地位牌會越來越難打。
第二,打擊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傳統上,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上具有比較優勢,如鞋、服裝等經常受到歐盟的“反傾銷”關照。但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出口產品在價值鏈上也快速攀升,在高科技產業上與歐盟企業的競爭趨于激烈。
第三,攻擊中國經濟體制。當前歐盟經濟深陷困境,但中國經濟卻仍然快速發展,形成鮮明對比,這在很大程度上證明,歐盟的經濟體制并不是完全成功的,攻擊中國的所謂“非法補貼”,可以轉移國內民眾對本國經濟不滿的注意力。
但歐盟升級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的如意算盤必然落空,甚至可能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中國市場對歐盟的重要性比歐盟市場對中國的重要性要大得多。歐盟升級對華貿易保護主義,最終只會導致雙輸的局面。中國可以承受經濟減速的代價,但歐盟經濟將雪上加霜,更難承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