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下發《印染企業環境守法導則》
環境保護部下發《印染企業環境守法導則》(以下簡稱《導則》)。要求全國范圍內新、改、擴建以及現有的紡織印染企業,從立項建設到日常管理全過程規范企業環境管理,提高紡織印染行業的污染防治水平和環境管理能力,推進紡織印染企業科學可持續發展。
“《導則》的出臺對印染行業的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既能維護紡織印染企業合法權益,還能充分發揮其保護環境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持續改進環保工作,降低環境違法風險。”11月19日,浙江印染行業協會秘書長馬知方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導則》要求,生產企業新改擴建印染項目必須符合國家產業規劃和產業政策,符合本地區生態環境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導則》同時提出,新、改、擴建印染項目要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采用污染強度小、節能環保的設備,主要設備參數要實現在線監測和自動控制;禁止選用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限制類、淘汰類的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限制采用使用年限超過5年以及達不到節能環保要求的二手前處理、染色設備;對現有紡織印染企業要求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支持采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現有設備工藝水平,凡有落后生產工藝和設備的企業,必須淘汰落后工藝和設備才可新、改、擴建。
浙江省紹興縣是我國以技術高端著稱的印染基地。記者采訪了解到,今年,紹興縣印染行業全面推行“煤改氣”工程,對設備進行天然氣改造,以取代原有燃煤鍋爐,降低環境影響。截至10月底,已有171臺(套)定型機完成“煤改氣”,浙江怡創印染公司、浙江亞太印花公司、浙江宇展印染公司等多家印染企業的定型機全部用上了天然氣。
除此之外,紹興縣還全面推進定型機“靜電”二級高效除塵改造,計劃到今年年底,全縣印染企業l944臺定型機全部安裝“靜電”二級廢氣處理裝置,徹底改變印染廢氣污染空氣的問題;全面執行廢水達標納管;全面試行污泥統一處置,針對印染企業污泥處置難題,全縣已全面試行統一貯存、統一定價、統一運輸、統一處置、統一監管、統一結算的“六統一”污泥管理標準;全面推廣自動監控系統,在推進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和刷卡排污系統等現代化監管方式建設的基礎上,開展定型機廢氣處理設施監控系統試點和建設工作,對企業廢氣排放進行實時監控。目前,作為試點的怡創印染和通益印染2家企業的32臺定型機廢氣處理設施已全部安裝這一監控系統。
同時,《導則》還鼓勵紡織印染企業開發生產低消耗、低污染、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高附加值的紡織印染產品。紡織印染企業應實行三級用能、用水計量管理,設置專門機構或人員對能源、取水、排污情況進行監督,并建立管理考核制度和數據統計系統。作為國內印染巨頭企業之一的浙江龍盛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在環保上加大創新與投資力度,獨立研發了新工藝改進處理高酸度廢水。該方法是國家工信部清潔生產示范項目,是針對本單位自身廢水的各種成分而獨立研發的。該方法可以降低70%以上的廢水和90%以上的固廢排放量,解決擴產瓶頸。目前企業有兩條硫酸銨生產線,每條生產線的投資在8000萬元左右,每天處理廢水產量100噸,第三條線正在建設中。
記者從全國另外一個印染重要基地福建省泉州市獲悉,為了提升行業整體水平,泉州市設立印染行業轉型升級專項扶持資金,每年安排不少于2000萬元,期限暫定為3年,用于支持集控區公共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印染企業技改等,推動企業向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低能耗、低污染的現代化紡織印染工業升級。
福建石獅一家漂染織造企業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遭遇的困惑是節能過剩,產業競爭加劇,企業利潤率不斷下降,不僅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而且制約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導則》的出臺,有利于中國印染行業積極創新,提高產品技術含量,走品牌化發展之路,才是印染行業突破困境的良方。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