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修訂《皮革產品安全質量標簽法案》
輸韓皮革制品又將面臨一道新的關卡。2013年12月21日,韓國《皮革產品安全質量標簽法案》修正案開始生效,此次修訂內容多,涉及限制物質廣,限量值嚴苛,對國內皮革制造業來說均構成不小的挑戰。
一、在化學物質方面,新加入了10大類限制物質,即:甲醛、富馬酸二甲酯、五氯苯酚、鉻、芳香胺、6種鄰苯二甲酸酯、有機錫化物(DBT和TBT)、鉛、鎘、鎳,按皮革制品與人體的貼身程度依次制定上述物質在嬰兒皮革產品、兒童皮革產品、內衣、衣服夾層、外衣、寢具和其他皮革制品中,從0.1到300mg/kg不等的限值,其中富馬酸二甲酯在嬰兒皮革產品的限量最低,為0.1mg/kg。
二、在物理性能方面,新增了嬰兒皮革產品中小部件的要求、嬰兒和兒童皮革用品的拉繩和繩帶要求,以及磁鐵要求。
三、在標簽方面,新增了嬰兒皮革用品中的小部件的警告,而鞋履的尺寸標簽需符合KSMISO9407。
四、其它修訂包括:將人造革劃分為涂層革、疊皮革、組合皮革、合成皮革,并新增加或修改了某些術語等。
皮革制品作為風險高危產品,一直飽受化學物質殘留的困擾,因而頻遭境外通報召回。以歐盟非食品類消費品快速預警系統通報和美國CPSC扣留中國產品數據為例,2013年中國產皮革制品僅在歐盟和美國通報案例就達38起,“擋在門外”的也大多是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的產品,主要為女鞋、防護靴、皮革手套、嬰兒鞋4大類。
近年來我國制革行業出口強勢崛起,生產規模迅速擴大,出口創匯躍居輕工類產品首位。寧波地區皮革制品也進入平穩增長軌道,每年出口毛皮、皮革、皮家具、玩具、鞋帽類、裘皮服裝及手套類產品超過5000萬美元,特色產品包括皮革椅子、水貂皮衣服、兒童皮絨褲、牛皮童鞋等。
與此同時,中國皮革業也受到了出口成本上升、行業內中低端產能擴充過快和經濟大環境蕭條等內外因素的嚴重阻擊。檢驗檢疫專家指出,技術實力薄弱的企業將更受制于技術性貿易壁壘,廣大企業應將外在壓力變成內在動力:一方面應從生產根源上改進皮革制品原料及配方,積極提高產品環保性能和生態安全標準,加強化學物質項目監測,保證從原料到成品的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質量安全要求。另一方面應努力提升生產裝備水平,樹立綠色品牌意識,以加速技術創新和提高產品附加值作為出口制勝的法寶,進一步抓住機遇擴大生存空間。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