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新政落地新疆 上下游協調發展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棉花新政落地新疆:價格市場決定,上下游協調發展。
新疆是中國的棉花主產區,近些年中國60%的棉花產自新疆。受自然環境影響,新疆的棉花單產高于內地70%以上,棉花品質也明顯高于內地。
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2014年全國棉花長勢調查報告(8月)》數據顯示,新疆棉花種植面積約2600萬畝,其中地方約1750萬畝,兵團約850萬畝。棉花總產量將達450萬噸,與上年持平。
1993年開始,新疆棉花面積、單產、總產、質量、調出量都保持全國第一,到2013年,新疆棉花總產量已連續20年位居全國第一。2012年新疆棉花產量達308萬噸,增長6.4%,占全國棉花產量的比重首次超過50%。目前,棉花收入占新疆農民收入的35%左右,在南疆棉花主產縣占到50%-70%。
啟動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
9月17日,新疆正式啟動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2014年新疆棉花目標價格為每噸1.98萬元。
新疆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張小平向外界宣布,2014年新疆將不再實行棉花臨時收儲政策,棉花價格由市場決定。當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目標價與市場價的差價對棉花生產者給予補貼,目標價格補貼與種植面積、交售籽棉量、種植品種等掛鉤。如果市場價高于目標價格,則不發放補貼。
此次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將探索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目標就是在保障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將價格形成交由市場決定,以促進產業上下游協調發展。
新疆也是全國唯一一個試點棉花目標價格試點的省區。這一改革試點在新疆棉田激起千層浪。
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對新疆意義重大,新疆植棉區域主要分布在南北疆60多個縣(市)和110多個團場,南疆90%以上的縣(市)種植棉花,全疆約有50%的農戶(其中70%以上是少數民族)從事棉花生產。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5%左右來自植棉收入,主產區更占到50%-70%。
長絨棉的春天到了
9月17日發布的新疆棉花直補細則中,專門提到了特種棉(包括長絨棉和彩棉)的目標價格補貼標準,業內認為,這是新疆長絨棉越冬的積極信號。
根據補貼標準,特種棉(產量部分)為陸地棉目標價格補貼標準(產量部分)的1.3倍。特種棉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單獨統計、單獨上報。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因為長絨棉大量減產,一些加工廠將長絨棉生產線逐步改造為細絨棉生產線。為了減少虧損,不少棉農把這種極品棉花摻入普通棉中。
長絨棉,學名“海島棉”。因纖維較長而得名。由于其品質優良、纖維柔長,被世人譽為“棉中極品”。它也是紡高支紗的關鍵原料,高端色織、家紡等國內頂尖產品和出口的高附加值紡織品及服裝,都需要使用以長絨棉為主要原料的紗線。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美國和埃及生產。作為傳統長絨棉種植基地,新疆占全國長絨棉種植面積70%以上。
國家棉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新江介紹,近年來新疆的長絨棉面積基本維持在100萬畝左右,其產量比細絨棉低20%-30%。
占新疆長絨棉近90%種植面積的阿瓦提縣,由2011年的92萬畝減少到2013年的30萬畝左右。2014年,阿瓦提縣長絨棉播種面積較大,市場預計在60萬畝左右,同比增長50%。
王新江認為,特種棉直補政策的實施,有利于提供附加值更高的專用類型的原棉,有利于新疆紡織服裝發展向中高端市場轉型。
棉農怎樣獲得價格補貼
棉花目標價格補貼將采取棉花實際種植面積和籽棉交售量相結合的補貼方式,中央補貼資金的60%按面積補貼,40%按照實際籽棉交售量補貼。
按照新的補貼辦法,基本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單位需提前申報種植面積,經核定后,由農業、財政、國土等部門建立棉花種植信息檔案。
籽棉應交到經新疆資格認定的棉花加工企業。次年1月底前,基本農戶憑籽棉交售票據、種植證明到所在村委會進行登記,村委會核實信息后,由鄉(鎮)農業部門建立補貼信息檔案。
2014年12月底前,國家會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和國家統計局調查的棉花產量,測算補貼資金總額,分別撥付新疆和兵團。
2015年1月上旬,新疆財政廳根據中央撥付新疆補貼資金總額,會同發改、農業部門擬定棉花目標價格產量補貼資金方案,經審議后,由新疆財政廳負責逐級撥付補貼資金。
2015年1月底和2月底前,鄉(鎮)財政部門和縣(市、區)財政部門憑基本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的種植證明、籽棉收購票據,分別將面積補貼資金和產量補貼資金兌付。
三類棉花種植面積將不享受此次目標價格補貼政策。一是沒有經過種植面積申報、公示、審核的棉花不予列入補貼范圍;二是在國家、新疆明確退耕的土地上種植的棉花不予列入補貼范圍;三是在未經批準開墾的土地或者在禁止開墾的土地上種植的棉花不予列入補貼范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