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期待:追趕“快時尚”要下慢功夫
很多消費者已經“習慣”了ZARA、H&M等“快時尚”品牌時不時曝出質量問題,默認了牛仔褲洗兩遍褪色、袖子穿幾次開線的情況發生,在他們看來,“快時尚”本來就是“來的快去的也快”。
一位服裝檢測人士曾向媒體透露,服裝檢測一般需要3至5天,如果服裝不合格,重檢需要7至10天,而對于“快時尚”企業來講,耽誤一天時間就可能導致產品無法上架,所以廠方質管員往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然而,產品質量不合格會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很大影響。
其中,纖維成分含量是紡織產品的主要品質指標,產品原料成分的優劣,是決定產品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商品是否“貨真價實”的主要內容;甲醛超標能引發呼吸道和皮膚炎癥等;pH值過高或過低會使皮膚受其他病菌侵害;特別是嬰兒服裝,如存在淺色面料的耐唾液色牢度不合格的情況,直接影響紡織品的質量和正常穿著。
作為消費者,購買“快時尚”類服裝,應保留好購物小票、購物發票等有效購物憑證,若產生質量問題,可進行“三包”維權。首先應選擇與店鋪、品牌商協商解決。未能解決的,可根據消費者協會就近受理的原則,進行維權投訴,消費者投訴應遞交文字材料或有消費者簽字蓋章認可的詳細口述筆錄。中國消費者協會官網投訴導航欄目可下載消費者投訴登記表。
而在監管層面,目前針對不合格的服裝類產品,主要的處罰措施是產品下架、沒收違法所得。同時,按照新消法的規定,銷售不合格產品要處銷售額1倍以上、10倍以下罰款。著名律師邱寶昌認為,“經濟處罰意義不大,罰金對于這些品牌來說是小菜一碟。”他表示,應該設立企業“黑名單”,將誠信記錄在案,向社會公布,推進企業誠信體系建立。對于經常出現質量問題的品牌,再上新品,應該用更嚴格的質量監督標準,加大監管抽查力度,不能僅僅是結果監管,更要從程序上、過程上全鏈條進行監管,從海關、生產、銷售等環節加大日常的抽查檢查力度。
北京消費者王先生認為,目前,由于缺乏本土品牌的競爭,許多“快時尚”品牌目前在國內沒有競爭對手,中國消費者對它的熱捧使得它極度“傲慢”,國內一些消費者希望能用便宜的價格買到國外的大品牌,因此對質量問題往往不夠重視,這就是為什么一些“快時尚”品牌屢上黑榜單,但消費者的熱情絲毫不受影響。
從長遠來看,為了追求快速而犧牲產品質量的做法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無疑是危險的。快時尚品牌還是應該在發展過程中掌握好速度與質量的平衡點,真正樹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若“快又好”則不失“快時尚”的本來特色。
希望相關部門對“快時尚”品牌服裝對各項相關標準的執行情況加強監督管理。
另外,有質量保證的時尚,才經得起市場的考驗,才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隨著眼下“快時尚”品牌競爭越來越激烈,“價格戰”的硝煙越來越濃厚,質量這一衡量產品“性價比”的核心因素已經越來越重要。
“平價”并不意味著“廉價”,希望相關企業努力提升原料的質量水平。從產業鏈的源頭上控制紡織商品的質量,促進紡織品質量的整體提升。
“快時尚”不僅要“快”和“時尚”,還要保障質量。相關品牌有必要建立起穩定的供應商體系,在獲得更好面料的同時,增強供應商對服裝品牌企業的歸屬感。同時,雙方可建立高效的溝通機制,從而使供應商能夠更好地了解服裝品牌企業的需求,降低反復溝通的成本,從而能更快速地生產出符合服裝品牌企業需求的面料。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