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穩增長政策密集出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4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名義增長12.0%,創2000年12月以來最低。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僅為10%,為2006年2月來低位;此外,4月我國進出口表現也雙雙不及預期,出口繼續下降,進口降幅進一步擴大。
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集體降速。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4月總需求再次明顯坍縮,給經濟增長帶來很大壓力。
而經濟增速下滑的背后,則是資金到位率低。徐高注意到,4月同期投資到位資金增速也進一步下滑至5.1%,仍然低于投資增速,“在投資到位資金低迷增長的拖累下,投資增速趨勢仍然向下”。
4月金融數據也印證了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的疲態。央行數據顯示,4月末,M2余額128.08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創下了自1995年以來的歷史新低,增速分別比3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5個和3.1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認為,M2增速放緩,一方面是實體信貸需求不足,而另一方面則是銀行風險偏好回落導致信用派生存款力度減弱所導致。
招商證券發布點評報告稱,短期經濟發展依然存在基建穩增長的路徑依賴,而實施基建穩增長的主體恰恰是地方政府。但因為債務約束和清理規范,“43 號文”發布以來的信用傳導時有中斷,地方債的發行置換和清理甄別工作遲遲不落地,地方政府投融資渠道始終受限。
“43 號文”規定,剝離融資平臺公司政府融資職能,融資平臺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債務。受此影響,券商的債券承銷業務也一度受阻。
“其實直接停掉所有的平臺債也不科學,全國搞一刀切不行,只要對負債率較高的地方政府限制發債規模即可,都停掉使得地方負債壓力變大。”5月19日,某大型上市證券公司固定收益部總經理對本報記者說。
招商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涂波對本報記者稱:“原來的平臺債地方發了很多,不能停掉,否則會有系統性風險,這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很多負債項目自身現金生成能力差,只能借新還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