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出臺“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
商務部近日制定發布了《“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旨在加快互聯網與流通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流通產業轉型升級,提高流通效率,努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培育新產業,釋放消費潛力。
《“互聯網+流通”行動計劃》要求重點在電子商務進農村、電子商務進中小城市、電子商務進社區、線上線下互動、跨境電子商務等領域打造安全高效、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流通產業升級版。
力爭在1~2年內,實現以下5個具體目標:一是在全國創建培育200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示范縣電子商務交易額在現有基礎上年均增長不低于30%;二是創建60個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培育150家國家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打造50個傳統流通及服務企業轉型典型企業,培育100個網絡服務品牌;三是運用市場化機制,推動建設100個電子商務海外倉;四是指導地方建設50個電子商務培訓基地,完成50萬人次電子商務知識和技能培訓;五是力爭在2016年年底,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22萬億元,網上零售額達到5.5萬億元。
相關鏈接: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的一份新研究指出,英國進口總額的80%面臨著至少是中等程度的水源風險,40%來自那些水資源嚴重短缺或污染嚴重的“熱點”國家。
報告指出,在華企業從信譽上和監管上都面臨著很高的水風險。造成這種局面有兩個原因:一是中國制定了一批新法,旨在從根本上治理中國的供水問題,加強對國內外用水問題的監管;另一個是缺乏各流域內的協調綜合規劃。
盡管WWF在報告中也指出飲料、食品和醫藥等多個產業在用水過程中存在污染和浪費的問題,但特別對紡織業進行了點名批評,認為其面臨的風險尤為巨大。
中國與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一樣,是英國的主要服裝供應國。
報道說,英國的服裝企業嚴重依賴來自山東省黃河沿岸地區和長江流域的服裝,這兩處是中國的服裝生產中心,但都面臨著日益嚴峻的水資源短缺和污染挑戰。
頂尖服裝品牌供應鏈造成的有毒污染都有據可查。在中國非政府組織運動的推動下,H&M和Gap等品牌已經將那些污染嚴重的供應商清理出去,但Dolce&Gabbana等奢侈品牌卻依然我行我素。
從2012年起,WWF一直在中國的太湖流域開展工作,與業界和非政府組織一道,努力改善當地一個工業園區的水質。據撰寫報告的WWF人員說,江蘇省政府如今已經同意擴大這一工作的范圍。
報道說,中國新出臺的水資源法規更加嚴厲,應該引起企業的注意,并且重新對自身供應鏈進行仔細的檢查。4月,政府出臺了備受期待的“水十條”,強力治理水污染。其中也對紡織業、以及印刷、紙漿和造紙產業進行了點名批評。
根據修訂后的環境法,除了即將上調污水處理費之外,工廠的污水處理標準也更加嚴格,否則就會面臨更高的罰款。污染者可能被判刑,利潤微薄的小工廠還可能被迫關停或合并。
專家們指出,這一計劃“出乎意料地嚴厲”,并有可能會轉變中國的經濟,實現中國長期追求的“生態文明”。
至于有關部門是否能夠落實這個新法規,則是另一個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