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紡紗生產中工藝中技術的創新
1 向多纖混紡,多色彩方向發展
較長時期以來,色紡紗生產對棉花依存度較高。隨著國內外非棉纖維生產與品種的開發,其在色紡紗中應用逐步在增加,但使用比例仍較低,原棉在色紡紗中仍占80%以上的份額。由于國內棉花價格居高不下,且染色后的棉花質量下降幅度較大,如何在色紡紗中減少棉花的使用比例,增加非棉纖維的使用量,是色紡工藝技術創新的一個重要課題。近幾年來,浙江色紡紗企業已在利用各種非棉纖維開發色紡紗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如華孚與百隆兩家色紡龍頭企業,分別與浙江弘強與上海德福綸兩家差別化纖維制造公司合作,開發改性竹碳有色滌綸纖維與功能性差別化滌綸纖維,生產出各具特色的色紡紗線,有的已直接與品牌服裝合作,進入國內外高端市場。國內外化纖制造企業均在滌綸纖維改性上研發“形態仿棉、性能超棉暠品種纖維,且改性滌綸品種也很多,有異型截面的吸汗排汗纖維、高收縮纖維、陽離子可染纖維、中空型纖維等,同時改性滌綸強力均高于棉纖維,用改性差異化滌綸與色棉混紡可優勢互補,彌補色紡紗強力偏低的缺陷。又如義烏恒盛色紡公司開發的18.5tex多組分針織用色紡紗,用色棉、澳毛、羊絨三種原料組合混紡,使紗線具有柔軟、親膚、舒適手感及強回彈性、保暖性好的優良性能,可作高檔針織內衣的首選用紗,受到針織企業普遍歡迎。此外溫州立天集團開發的彩棉亞蔴細絨棉多組分混紡紗,已形成28.0tex、19.7tex、18.5tex三個系列,紗線具有吸濕透氣、涼爽風格,是作夏季針織服裝最佳用紗。總之,采用各種差別化與功能化纖維混和紡紗,開發含毛、絲、蔴等高檔天然纖維多組分混紡紗,是市場對紗線向高端化發展的一種趨勢,應引起色紡企業的高度重視及密切關注。通過工藝技術創新,擴大非棉色紡紗的比重,力爭通過2年~3年的產品結構調整,使棉花在色紡中用量下降到50%~60%之間。
2 提升品質檔次,減少用工,更新裝備
(1)采用先進的自動化混開棉機來取代人工小量混棉方法。該技術是華孚色紡公司研發成功,先將各種色棉逐批開松再用立體混棉原理,將不同色澤與品種的原料分層次均勻混和打包,然后在抓包機上排包抓棉,既能節約混棉用工,又可按配比和色澤要求均勻混棉。
(2)采用簡易式清梳聯,開松的棉層呈自然狀態直接輸送到梳棉機的喂棉箱,可有效減輕梳棉分梳負擔,減少對纖維損傷,提高棉條質量。梳棉自調勻整機構可在線控制輸出條的重量差異,降低長短片段不勻。可根據色紡紗批量大小靈活調整,一條清棉生產線配4臺~8臺梳棉機。
(3)采用高效能精梳機。由于色紡紗多數采用精梳棉網染色后再混棉,已不再受小批量多品種的約束,而用高效能精梳機在梳理時對纖維控制力遠高于A 系列“小精梳暠,故制得的精梳棉網短絨率較低,產量是A 系精梳機的3倍~4倍,每萬錠精梳配臺可減少為5臺~6臺,既減少廠房面積,降低能耗,又可減少檔車工1倍以上。
(4)末道并條機配置自調勻整裝置,能在線自動控制紡出條子的長短片段不勻率,可使成紗的重量不勻與條干不勻顯著改善。此外,并條機采用自調勻整技術可縮減一道并條機,從3并改為2并,末并重量掌握工作相應減少。用先進的懸錠式粗紗機來取代傳統的A 系列粗紗機,能使單機生產效率提高30%以上,萬臺配臺可從4臺減少為3臺,實現恒張力卷繞,消除了開關車產生的細節疵品,對提高成紗質量也有積極作用。
(5)細紗工序要逐步采用帶自動落紗長機。由于色紡紗的生產特殊性,工人看臺能力要比紡本色紗低。目前,集體落紗長機制造技術與使用經驗均已成熟。色紡紗企業較長期來受小批量、多品種、翻改頻率高的束縛,推廣進度較慢。采用集體自動落紗可使落紗工減少50%以上,萬錠可節約用工12人~16人,落紗停臺時間縮短,也使生產效率提高。在常規細紗機上采用自動落紗小車,可減輕勞動強度,減少落紗用工1倍以上,且其改造費用較低,正在逐步推廣中。
(6)絡筒工序是色紡用工最多的工序,與細紗用工合計占整個紡紗用工的70%~80%,因此減少絡筒用工也是企業關注的重點。托盤式自動絡筒機是與細紗長機配套的一項新技術,紗管替換及筒子紗絡紗全部采用智能化技術,致使絡筒用工又進一步減少,用托盤式自動筒機每個工人可看管3臺~4臺。色紡紗企業應擴大托盤式自動絡筒機的使用。由于色紡紗企業品種翻改頻繁,細絡聯尚不適宜使用。
總之,通過以上紡紗工藝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既可進一步提升品質檔次,又可使用工顯著減少。初步分析色紡紗企業紡19.7tex紗,萬錠用工可降到100人左右,比目前萬錠用工可減少50人以上。
3 加快紡紗新技術的推廣應用
(1)采用環錠紡新技術,如集聚紡,賽絡紡,段彩復合紡等。如用賽絡紡生產AB紗及集聚紡生產的色紡紗,由于其強力、條干和毛羽等核心指標均優于傳統環錠紡紗線,故可用于高品質的面料生產用紗,織成的布面能呈現細膩、均勻、整潔、平整的風格特征。又如色紡段彩紗是用雙粗紗或三粗紗喂入,粗紗分別以連續變速、不連續變速、或停頓的方式分別進入主牽伸區、后牽伸,并在主牽伸區進行有效的混和,再經過加捻卷繞紡成段彩紗。用段彩紗織成的布面具有無規則水流狀,與長條狀的色彩分布,風格獨特,可應用于針織、機織面料,生產的各種針織內外衣與T 恤等服裝深受消費者喜愛。此外,對環錠紡細紗機上通過適當改造,研發生產色紡竹節紗、點子紗、隆紋紗、波紋紗及粉塵紗等各具特色的色紡紗線,使色紡紗不但在混色技術上創新,而且在形態結構上有了顯著變化,極大的改變了傳統色紡紗的面貌。
(2)在色紡紗中應用較多的新型紡紗有轉杯紡、噴氣渦流紡。與環錠紡相比,紡紗流程短、生產效率高,用工省,產品有特色等。兩種紡紗技術均采用棉條喂入生產筒子紗,減少了廠房面積、能耗及用工;新型紡紗其紡紗速度遠高于環錠紡,轉杯紡出條速度100m/min~150m/min,噴氣渦流紡出條速度350m/min~400m/min,分別是環錠紡的5倍~8倍與15倍~20倍。新型紡紗設備普遍采用了自動接頭、自動生頭、自動換管、空筒與筒紗自動輸送等智能化技術,大大降了工人勞動強度,噸紗用工比環錠紡可減少50%~75%,這對解決色紡企業用工多的問題具有積極意義。鑒于新型紡紗成紗機理與紗線結構,除強力稍低、手感稍硬外,其他如單強不勻率、重量不勻率、毛羽數等均優于環錠紗。尤其是用噴氣渦流紡生產的紗線,外觀光潔、抗起毛起球性能優良,可用于作高檔針織與機織物用紗,其價格比環錠色紡紗高出20%以上。因此,色紡企業要積極采用新型紡紗技術,提升產品檔次、節能降耗,減少用工。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