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對本國棉花行業的扶持可謂不遺余力
2011-2013 年度,中國采取最低支撐價格直接收儲,收儲價格不斷抬升,收儲總量不斷累積高達 1905 萬噸。
拋儲數量則相對有限,截止到 2013 年累積拋儲 684 萬噸。2014 年收儲制度取消,棉價大幅下挫背景下,拋儲雖繼續進行,但一直不溫不火,對市場影響有限。據中國棉花信息網統計,截至 8 月底拋儲結束,儲備棉輪出累計成交 60857 噸,成交比例僅 3.4%,平均成交價 12825 元/噸,折 3128B 價 13290 元/噸。至 2015 年底,國儲仍有 1015 萬噸的巨量潛在庫存,市場之前有傳聞稱 2016 年 3 月份可能會進行拋儲,若此屆時對棉花市場仍構成壓制作用。
控制進口棉數量,通過配額和滑準稅調節進口棉花價格,最高進口關稅達到 40%。此外,中國還會通過收儲和拋儲調節市場供應,當市場資源短缺,中國將會采取競拍的方式向市場投放儲備棉,在供應過剩時進行收購,一度對價格波動產生明顯影響,這些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經揉進去分析過,這里系統列示一下供投資者參考。
為引導市場消化國內棉花庫存,2015 年開始嚴控進口配額,除發放按照加入 WTO[微博]承諾的 89.4 萬噸的進口配額外,不再增發關稅內的進口配額。2016 年繼續執行該關稅內配額未作增加,關稅內配額的進口稅為 1%,其中 67%給予非國營貿易公司,國營貿易比例為 33%。
為滿足棉紡企業需求,國家每年都會在 1%配額外適量發放滑準稅配額,對于一定數量的關稅外報關進口的棉花,稅率按照滑準稅征收,滑動范圍為 5%-40%。2015 年底時,棉花滑準稅進口成本已經高于國內棉花價格,進口受到制約。
2014 年度,中國政策發生變化,收儲取消,轉變成按照 19800 元/噸的目標價格為新疆棉農提供直接補貼。2015 年國家繼續在新疆實施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在盡量維護農戶利益,保持疆棉產量穩定的前提下,適度考量棉價下跌背景下的財政補貼壓力及微調種植結構以緩解供應壓力,2015 年新疆棉花的目標價格水平確定為每噸 19100 元,較 2014 年下調。
2014 年有關部門召開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中講到,2014 年內地棉花定額補貼為 2000元/噸,補貼范圍覆蓋山東、湖北、湖南、河北、江蘇、安徽、河南、江西和甘肅 9 省,以后年度的補貼標準以新疆補貼額的 60%為依據,上限不超過 2000 元/噸。按照今年的行情來計算,內地棉花補貼很可能仍將采用 2000元/噸標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