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護口罩國標出臺 魚龍混雜的問題要被“封殺”
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了《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國家標準,并將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標準,防護口罩國標的施行意味著魚龍混雜的防護口罩市場將得到肅清。
據了解,對細顆粒物(PM2.5)的防護效果和佩戴的安全性能是《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的兩大關鍵指標。該標準適用于在日常生活中空氣污染環境下濾除顆粒物所佩戴的防護型口罩。其中,防護效果級別是根據國家空氣質量標準中空氣質量類別設置的,防護效果級別由低到高依次分為D級、C級、B級、A級,對應的使用環境如下:D級適應于中度(PM2.5濃度≤150μg/m3)及以下污染、C級適應于重度(PM2.5濃度≤250μg/m3)及以下污染、B級適應于嚴重污染(PM2.5濃度≤350μg/m3)、A級在PM2.5濃度達500μg/m3時使用。
按照標準要求合理佩戴口罩,能將吸入的PM2.5濃度降低至75μg/m3以下,使吸入體內的空氣質量達到良及以上水平。
由于口罩種類繁多,加上缺少統一的標準規范,防護口罩市場亂象叢生。今年3月,上海市質監局公開披露,依據工業口罩標準、紡織品安全技術規范等,風險監測采集的69批次樣品中54批次不符合標準。
國標同時要求,口罩應能安全牢固地護住口鼻,不應存在可觸及的銳利角和銳利邊緣,對甲醛、染料、微生物等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的因素,標準都做了詳細的規定。考慮到佩戴者行走時的安全性,標準規定口罩下方視野應不低于60度,避免因口罩拱形設計過高影響佩戴者的視線。
盡管市面上不少防護口罩都標注了過濾效率并宣稱在90%以上,但是從目前公開檢測結果來看,能達到宣稱效率的防護口罩并不多。上海市質監局在檢測中發現,一些防護口罩過濾效率低于10%。其中,廣州市冠樺勞保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型號為M-6800的舒適防護口罩,過濾效率僅為1.1%。隨著國標的出臺,民用防護口罩市場無標可依、無標可查的混亂現象將得到規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