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新政“滿月”后能否再調引發各界關注
新政的沖擊“來勢洶洶”,包括消費者、代購、跨境電商平臺及政府相關部門等或多或少都出現了疲于應對的局面。有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表示,此前受部分政策細則出臺倉促或不適應當前市場環境等原因影響,行業出現了短暫“震蕩”現象,而未來新稅改“滿月”后能否再調引發各界關注。
消費者:價格微調,囤貨盲目
價格大漲曾是新政出臺前輿論熱潮的對象,但記者調查發現,各大平臺商品價格只是出現微調,價格大幅上漲的情形并未出現,這也讓此前急于囤貨的消費者白忙了一場。經常通過跨境電商購物的趙女士表示,之前聽說紙尿褲和奶粉價格要上漲特意囤了些貨,但現在來看,沒有什么必要。4月8日跨境電商新政實施后,很多跨境電商平臺推出“包郵”、“包稅”活動,以此抵消稅率變動對消費者造成的波動。時值“滿月”后,如蜜芽、網易考拉海購、波羅蜜等跨境電商平臺都不再主打“包稅”口號,但商品價格同樣沒有出現大幅上漲。
記者調查發現,以網易考拉海購銷售的4包裝Merries花王妙而舒S82片/包紙尿褲為例,4月8日稅改前的價格為356元;進行“包稅”銷售時,價格維持不變;當前價格為364元。盡管整體價格略微上漲,但從產品單價來看,約合每包紙尿褲價格僅上調2元。此外,蜜芽銷售的“德國原裝 Aptamil 嬰兒配方奶粉1段0-6M 800g×2罐”,稅改前價格為278元,當前價格為258元,盡管沒有“包稅”,但價格反而有所下調。
代購:提心吊膽,借機抬價
新政讓不少海外代購的風光日子不再,資深代購李女士表示,新政落地便有消息稱,各地海關對入境者開箱抽檢的比例大大提高,一旦被查不僅商品“被稅”,還會進行額外處罰,為此代購們提心吊膽。“一些相識的朋友已經不干了,自己代購的商品也提了點價格”,另一位代購魏先生坦言,很多時候他甚至會選擇從二線城市的機場回國,因為有消息說那里監管會比較寬松。“因為考慮‘被稅’的幾率增大,代購的商品價格也提升了5%-10%。”
據悉,新政落地當天朋友圈便傳出“代購商品扔滿機場”等消息,盡管信息后被辟謠為假消息,但也讓相關從業者內心焦灼。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知名IT律師趙占領表示,隨著法制逐漸完善,個人代購風險加大,發展空間會更小;專業代購則會因稅負增加,從價格層面影響消費者決策,促使消費者轉向其他渠道。記者了解到,國務院辦公廳此前發布關于《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劃》的通知顯示,加強對跨境網絡交易中郵遞、快件渠道的監管,嚴厲打擊利用電商平臺以及跨境電商中郵遞、快遞渠道實施的走私違法活動和通過“螞蟻搬家”等方式進出口侵權假冒商品的違法行為。
企業:持續觀望,戰略調整
新政觸發最大的影響來自跨境電商企業。一位不愿具名的跨境電商企業負責人表示,新政落地至今,行業先是倉促應對新政,保稅倉無法正常出貨,隨后又因為兩次《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規定,跨境電商進口化妝品、保健品、食品等品類需要出具與一般貿易相同的單據證明而導致大量商品無法進入保稅區,不少平臺面臨“斷貨危機”。鄭州進口綜合物流中心總經理徐平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在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園區內,每日出貨單量已經由此前的23萬單減少至新政實施后的8萬單左右,“新政實施后園區內還未有一家跨境電商企業發生過一單進口,早前下單的部分貨物則因無法入區而大量滯留在港口、機場。園區內企業也從此前的100多家減少到只剩5家正常運轉”。
{page_break}除觀望外,也有企業選擇拓展新市場和新領域。不少受新政影響較大、主營保稅進口模式的企業,已經著手轉戰一般貿易進口模式,也有部分企業開始加碼海外倉,希望通過海外直郵的方式緩解新政沖擊。波羅蜜全球購聯合創始人許勝認為,雖然新政還有改變可能,但寄希新政改變的同時,企業也要嘗試改變自己。洋碼頭創始人兼CEO曾碧波則認為,新政的大浪淘沙對于行業發展是利好,各種模式的跨境電商企業能夠在此時更清醒地認識到哪類模式更適合自身發展。“深耕海外直郵業務的洋碼頭未來將繼續在買手、物流系統等方面進行升級。”
政府:政策探路,公平發展
作為新政的制定方,政府相關部門或許是過去一個月中承受最大壓力的一方。據悉,有不少企業創始人通過自媒體刊文呼吁新政做出適當改變,甚至有業內人士要求暫停實施新政,給跨境電商企業適當留出過渡期。“新政出臺前,相關部門僅對進口稅率進行過調研。但對關系行業生死的按一般貿易監管、化妝品注冊備案等規定,相關部門調研并不充分,建議暫停新政實施,對新政的措施進行全面評估。”
在中國貿促會研究院研究員趙萍看來,新政未來的走向一方面會更加規范化,促進線上與線下、一般貿易與跨境電商公平競爭發展;另一方面政策柔性也將進一步增加,跨境電商作為新生事物,相關政策在公平競爭的前提下政府會給予適當的調整,促進其規范化的調整。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政府應嘗試先行先試模式,在深入調研、全面總結跨境電商試點城市的實踐經驗后,探索適應跨境電商特點的監管和扶持措施。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