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督察不是一陣風 環保設備制造業將迎黃金增長期——專訪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
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環境保護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吳舜澤先后任中國環境規劃院副院長、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副司長、環境保護部改革辦副主任、垂改辦副主任,見證了中國生態環境領域近些年的改革和實踐,并參與了諸多規劃和政策的擬定。
督察不是一陣風的運動
《21世紀》:近年來環保督察形成了哪些制度性的成果?
吳舜澤:環保督察本身就是一項長效制度,督察是環環相扣的制度鏈條,有法可依。它并不是一陣風的運動,督察包括很多環節:督察的準備、督察進駐、督察完成后督察問題的反饋移交、督察整改等。
督察制度是一環套一環的,每五年一輪回,包括常規督察、專項督察還有回頭看。環保督察從出臺之初就是法制化制度化的安排,出臺了試行方案,現在又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上升為黨內法規,督察始終在法制化軌道、始終在制度化軌道、始終在機制化軌道。所有督察都是有法律依據的,是嚴格依法辦事的。
十九屆四中全會把督察制度放在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部分中講,是落實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的舉措。在實踐上,督察是生態環保工作中的一個環節,也是與其他制度措施緊密聯系的,不是單打獨斗,先通過一系列的規劃、責任書等規定,具體、量化、落地明確地方政府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上收地方政府的監測事權,實行信息公開和排名,再派督察隊伍監督檢查目標完成情況,最后進行問責追責。這實際上就是四中全會提出的環境監測與評價制度的內涵。
環保督察成效大,是因為督察讓環保長了牙齒,成為落實地方黨委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硬招和實招。有責任就要擔當,沒有擔當就要依法追責終身追責。我國搞生態環保,特別是黨委政府的率先作為、部門齊抓共管尤其重要。黨委政府先行一步,企業社會才能跟進,形成良性互動的治理格局。
督察也是成體系的,除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之外,改革還實現了省督市縣。目前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態環境廳,受省委和省政府委托,對市縣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地方政府感覺壓力比較大的原因,是因為除了定期督察之外,還有常駐不走的環保紀檢組。環保督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制度創新,符合中國國情,根植于中國文化土壤。
“一刀切”是懶政
《21世紀》:生態環境部2019年多次強調“反對一刀切”,為何會產生“一刀切”?環保工作怎么才能避免“一刀切”?
吳舜澤:國家強調依法治污、科學治污、精準治污,一直反對環?!耙坏肚小?,嚴查“一刀切”。地方面臨的問題復雜,包括過去片面追求經濟發展遺留下來的很多環保問題。環??己俗坟熀車栏?,一些地方政府在短時間解決這么多的環保問題就容易“一刀切”,在具體操作中有三種情況。
第一,地方政府在多重目標的平衡上不好把握。地方政府工作量大,要完成的任務很多,完成環保任務需要的財力支撐可能不足,所以督察組來了就趕緊“一刀切”,關停污染企業。
第二,環保專業性很強,地方有時能力不夠,在做好精準施策方面下功夫不夠。精準施策的能力和地方政府治理水平、前期基礎條件等因素密切相關,比如地方在污染物排放績效水平上有沒有量化分級等,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參差不齊,“一刀切”也是懶政的表現。
第三,關停污染企業也受文化或者習慣影響。如何做到對每個排污企業公平?似乎大家都關停才是最公平、最沒有爭議。有的停有的不停,總覺得好像擺不平,怕企業之間攀比,大家很容易就粗暴搞“一刀切,全部關停”。
事實上,“一刀切”對小企業負面影響大,小企業是社會就業重要的蓄水池,與老百姓生計緊密相關。大企業由于生產水平、生產規模相對較好,關停會淘汰一批散亂污企業,給大企業提供了市場空間,他們實際上認為環境保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是營造公平市場競爭秩序的關鍵一招。很多受“一刀切”影響的小企業怨聲載道,受到環保帶來的正收益的大企業緘口不言,造成社會輿論的一邊倒,這也是一種文化。
目前生態環境部加大對“一刀切”行為查處力度,對存在嚴重問題的地方移交問責并曝光。
環保行業已浮現獨角獸
《21世紀》:環保產業一直被認為是朝陽行業,如何看待我國環保行業現在所處的階段?
吳舜澤:隨著環保制度的不斷優化,與環保相關的立法執法工作到位,優惠政策不斷豐富和完善,環保產業的行業空間逐漸被打開,潛在市場已經變成現實市場。
國家鼓勵和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生態環保為重點支持領域之一。但是現在環保的缺口較大,固廢、危廢產生量與處理能力存在區域分布不均衡現象,環保產業到目前還是處于不斷發展、探索的階段。
作為朝陽產業,環保也在拉動經濟增長,環保產業是新動能?,F在來說,兩類企業在環保產業中的發展較好,一類是綜合優勢強的大型企業,另一類是具有核心技術、專攻細分領域的獨角獸企業。這兩類龍頭企業前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優勢,隨著環境質量改善的持續推進,許多優化政策的出臺都加大了對這兩類環保產業的培育力度。
此外,由于我國固體廢棄物、危險廢棄物處理市場需求大,而現實中企業規模小、綜合處理能力弱、技術單一等問題又造成了供給不足。因此,大家對環保產業的預期也非常高,環保行業景氣度也在不斷上升。
環保行業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好的,環保行業的發展也勢必將成為熱議話題,這也是環保產業增長的驅動因素。同時,隨著國家開始向高端裝備制造業快速布局,未來環保設備制造業勢必將迎來黃金增長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