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滿目新。當前,全球疫情帶來的挑戰依然緊迫,然而,國內復工復產的“加速跑”已然開啟。記者發現,近期以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一批紡織面料項目正在有序推進,開始為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3月19日,河南省西平縣產業集聚區智尚工業園二期溢豐紡織項目首批設備運抵廠區。據了解,溢豐智能紡織針織產業園項目占地200畝,總投資20億元,計劃建設三層標準化廠房12萬平方米。該項目一期投資8億元,新建廠房4.5萬平方米,計劃新上智能雙系統電腦織機2000臺,年產值約為18億元。目前,該項目進入投產倒計時。3月26日,四川省2020年第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自貢分會場在板倉工業園舉行。作為本次集中開工的代表項目,四川龍凱高端紡織面料生產項目備受矚目。據悉,該項目總投資30億元,主要研發、生產服裝、醫用等功能性材料。該項目分兩期建設,此次開工的為第一期,規劃用地120畝,建筑面積為6萬平方米,總投資11.5億元,將主要建設織布生產線1002條,年生產高端面料7680萬米。二期規劃用地165畝,將建設年產8230萬米高端面料生產線。“該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將實現年銷售收入約35億元,年稅金不低于7000萬元,帶動就業600余人。”四川龍凱紡織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是自貢高新區引進的首家高端紡織面料企業,該區將以此為基礎,打造“川南高端紡織產業園”。“中西部地區紡織產業如今動作頻頻并不奇怪。首先,中西部地區紡織原料資源豐富,在棉花、羊毛、羊絨、蠶絲、駝絨等方面具有資源比較優勢,極大地推動了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地區紡織產業轉移。其次,紡織面料企業具有勞動密集型產業特點。目前,由于內需外需不景氣,供大于求,面料行業價格戰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企業轉移中西部可以使企業成本優勢能夠繼續保持一段時間。”有業內專家表示,中西部地區紡織產業仍處在快速發展階段,加上政策對于開發中西部的鼓勵,吸引企業紛紛布局。據國家發展改革委3月17日消息,為促進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積極有序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加強重點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平臺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中西部和東北重點地區承接產業轉移平臺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暫行辦法》。《暫行辦法》明確,專項采取直接投資、資本金注入、投資補助等方式安排到項目。近年來,我國中西部的基礎設施和人才資源有了很大提升,具備了紡織項目集中開建的條件。傳統紡織集群地的東南沿海地區則積累了大量的資本、技術和管理優勢,具備了向更高端化產業發展的條件。3月28日,浙江省紹興市區印染化工產業跨區域集聚提升——立新、七色彩虹、龍翔、飛越4個印染組團集中開工儀式舉行。至此,加上去年12月28日開工的國周印染組團項目,該市5大印染組團已全部落地開工。此輪越城區涉改印染企業共有47家,其中,34家企業整合成5個印染組團集聚落戶柯橋,余下13家未組團印染企業通過兼并重組、征收退出、轉型發展等方式加快實施改造提升。目前,5個印染組團已全部實現開工建設,計劃到明年年底前完成所有組團項目建設,并實現原廠區關停退出。此次跨區域集聚提升后,當地預計可騰退印染企業用地3000余畝,減少日污水排放量12.6萬噸。江蘇省鹽城市也有現代高端紡織產業區正在建設。在菲利克斯項目的建設現場,塔吊林立,幾十名工人佩戴口罩,正忙著平整地面。“我們正在做一號廠房的地平整理和食堂、宿舍樓建設,爭取5月底整個工程的主體結構全部完成,6月底安裝調試結束。”該項目現場負責人徐登海介紹。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000萬美元,注冊資本為1000萬美元,主要生產純羊絨、羊毛、兔毛、駝絨、絲及其混紡面料。“我們的設備全部從意大利、瑞士等國進口,包括國際先進的6條染色、4條定形烘干生產線,以及各類配套設備80臺(套)。投產后,高檔服裝面料,每年可實現銷售2.5億元、稅收500萬元。”朱光安介紹道。“近年來,東南沿海紡織產業面臨的壓力逐漸加大,應該進行產業重新定位升級,而項目是產業的根基,只有新項目源源不斷,產業發展才有支撐。”有業內人士分析,新建的紡織項目有利于優化生產力布局,深入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此外,從側面看,這也是當地紡織企業實施優勝劣汰的一個過程,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加快紡織產業向中高端邁進,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能。可以看出,疫情期間暴露的一些問題,讓紡織產業方向變得更加明確。無論是搶灘中西部地區,還是在傳統紡織產業聚集地再接再厲,面料企業都在創新升級中不斷奮進。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倒逼也使項目招商引資的工作不斷創新。“疫情暴發后,我們快速搭建了‘兩江新區招商云平臺’,打通了‘云招商、云會談、云簽約、云服務’等環節,已成為我們開展工作的‘常規武器’。”四川省重慶市兩江新區招商集團總裁劉風介紹說,“近期簽約的項目中,多個項目實現了快速落地投產,如中諾恒康項目從簽署投資協議到生產出第一批KN95口罩,只用了18天。”桐鄉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小蕾也表示,連日來,他們通過“云簽約”的方式,連簽兩個項目,分別是總投資5000萬美元的新型復合材料項目和總投資3000萬美元的高端服裝增資擴產項目。疫情暴發后,我國多地暫停了出訪、來訪等招商引資常態手段,與客商的溝通方式從“面對面”、“手握手”變為“線連線”、“屏對屏”。“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線上交流不僅不會影響溝通效果,效率還更高、成本還更低,這樣的形式未來仍可以延續。”重慶市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志杰表示,疫情雖然對當地產業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但隨著這些項目近期簽約落地,將為產業長遠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確保發展動能不斷檔。“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疫情影響的是產業發展的節奏,而不是趨勢。業內專家指出,紡織項目集中開工、全力推進建設的景象,將激發和增強更多的潛在投資欲望和信心,從而吸引更多商家和項目風隨影從。
責任編輯:第一時間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