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穩步上漲 紗價繼續縮水
據生意社數據統計顯示,截止8月25日,國內皮棉現貨市場均價報12636元/噸,較8月初價格上漲296元/噸,漲幅2.40%;同比去年下跌6.86%。美國颶風刺激市場看漲,國內皮棉現貨穩步上漲,ICE 3月期棉突破66美分。
中美經貿談判傳來利好,雙方同意創造條件和氛圍,繼續推動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落實。上周的美棉出口周報顯示,2020/2021年美國陸地棉簽約量主要買家有中國的1.29萬噸(8.7-8.13),美棉出口有保障,ICE期棉價格大漲,但對國內棉市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市場選擇多樣,貿易商要應對進口棉價格優勢的沖擊。
截止8月25日,ICE 3月期棉報66.42美分/磅,較8月3日上漲1.88美分/磅,折319元/噸。(按1%關稅計算,匯率按中國銀行中間價計算,下同);截止8月25日,國內鄭棉2009合約結算價12355元/噸,較8月3日上漲295元/噸。
天氣對農產品是永恒的話題,市場資金肯定不會輕易錯過這次借助颶風的機會。在美棉出口數據良好的作用加持下,ICE期棉向上突破66美分,國內需求有所好轉,儲備棉輪出受到市場青睞,成交均價被大幅拉升。但是本年度消費端有明顯縮減,外部銷售形勢不樂觀,供應大于需求的矛盾短期難以解決,遠期棉價看漲,現貨市場緩慢上行。
2020年8月17-21日國內外棉紗價格變化表
(數據來源: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中國棉花網)
國際棉紗現貨價格基本持穩,國內紗價繼續弱勢下調。7月份中國進口棉17萬噸,環比上漲2萬噸,同比上漲15%,進口紗大增,國內紗廠備受壓力。為了縮小內外紗價差,國內紗價繼續弱勢調整。另一方面,由于棉價穩步上調,紗棉價差繼續拉進,棉紗利潤進一步被壓縮。產銷回暖,紗廠信心稍有增強,但外紗競爭力強不容忽視,預計紗價止跌求穩。
生意社分析師認為,美國颶風的炒作效應推動期棉價格大漲,但需求市場沒有大的改善,棉市的上漲之路就不會一帆風順。進入紡織傳統旺季,雖然不及往年,織造企業開工率環比仍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國內進口紗的量增加,紗廠的競爭壓力漸增,對原料的采購更加謹慎,性價比高的儲備棉更受紡企追捧,近期儲備棉成交價高出現貨500-600元/噸。隨著原料的消耗,現貨銷售壓力可能得以緩解,預計近期棉價繼續上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