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協會:全國植棉意向降幅縮小 內地降幅依然較大
2022年2月底,中國棉花協會對全國11個省市和新疆自治區共2182個定點農戶進行2022年植棉意向調查。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全國植棉意向面積為4317.60萬畝,同比減少0.2%,降幅較上期縮小0.2個百分點。分區域看,新疆意向面積同比增長2%,增幅較上期擴大1.4個百分點,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意向面積同比下降18.9%和9.6%,較上期分別擴大2.5和7.6個百分點,內地棉農受比較收益低、農資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植棉積極性繼續下降。
被調查戶中,準備減少植棉面積的調查戶占總調查戶的10.1%;準備增加植棉面積的調查戶占9.0%;與去年植棉面積持平的占62.2%;植棉意向不明持徘徊觀望的占18.7%。
隨著氣溫的逐步回升,新疆棉區備耕工作陸續展開,棉農對種植棉花充滿信心,預計植棉面積同比增加2%,為3757萬畝。據調查,南疆棉區春灌已基本完成,用于春播的棉種、地膜、滴灌帶等商品價格平穩,但土地流轉費用較去年每畝增加400-800元不等,肥料較去年每畝增加120-150元,農藥每畝增加30-50元,水費每畝增加30元左右,人工費每畝增加50元。各地政府積極組織棉農科學備耕,協調農資供應,確保棉花生產穩定進行。各銀行也為棉農開辟綠色通道,保障棉農備耕資金充足,農貸資金預計3月下旬基本到位,各種農資儲備也將與3月下旬補充完備。被調查農戶中,與去年面積持平的調查戶占比近九成,準備增加植棉面積的占7.1%,準備減少植棉面積的僅占2.8%。
長江流域2022年預計植棉面積為227.39萬畝,同比減少9.6%,降幅較上期擴大7.6個百分點。該流域雖2021年植棉效益顯著增長,但仍有4成農戶徘徊觀望,棉農植棉積極性依舊不高。受植棉勞動力短缺和棉花種植模式等因素影響,長江流域植棉面積繼續萎縮。該流域調查戶中準備減少面積的占總調查戶的14.0%;準備增加面積的占7.4%;與去年面積持平的占37.8%。
黃河流域2022年植棉意向面積為289.02萬畝,同比減少18.9%,降幅較上期擴大2.5個百分點。其中河北省因種植棉花較其它作物費工費力(外出務工人員較多)、經濟效益低等因素影響降幅最大,意向面積同比減少34.8%,較上期擴大6.5個百分點。河南省植棉意向增長5.5%。主要是因為2021年籽棉交售價格上漲、植棉收入增加。該流域調查戶中準備減少面積的占總調查戶的17.4%;準備增加面積的占11.6%;與去年面積保持持平的占47.9%;仍有23.2%的調查戶在徘徊觀望。
(來源:中國棉花協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