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關注全球棉價均遲遲未有明顯反彈的因素
今年上半年,棉紡織下游在年初迎來一波補庫行情,但持續性欠佳。旺季訂單量不及預期,高庫存背景下,棉紗價格率先回落,棉價則在紡企原料庫存偏低及新季種植面積下降預期下持續震蕩,但隨著花紗價差的不斷走縮,內地紡企持續虧損,且新季疆棉長勢良好,下游負反饋現象傳導至棉花原料端,棉價也開啟下行走勢。從歷史價格來看,當前棉價處在偏低水平,但為何國內外均遲遲未有明顯反彈呢?
首先,棉紡織行業需求疲軟持續拖累棉價。2024年1—5月,我國國內服裝零售總額為5899億元,同比增加1%,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總額為4306.8億元,同比增加0.7%,與去年基本持平。目前,國內下游棉紡織行業仍呈淡季特征,5月中國棉紡織行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38.55%,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其中從細分項來看,除了棉紗庫存高企,新訂單、開機率、生產量及棉花庫存指數均維持在榮枯線以下運行,紗布廠負荷不斷下滑以減少產出。同時,同期我國紡服出口額共1159.82億美元,同比減少1.89%,外銷尚未有明顯改善。整體來看,目前織廠原料庫存處于歷史低位,后續或存在一定的補庫需求,關注下游成品庫存邊際去化情況,而美國終端紡服補庫逐漸啟動,隨著美聯儲降息預期延后,其補庫節奏放緩,中國紡服出口進一步回暖仍需時間。
其次,新年度全球豐產預期是制約棉價反彈空間的關鍵因素。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5月下旬的調查結果顯示,全國棉花實播面積為4083.3萬畝,同比減少1.4%,其中新疆棉花實播面積為3586.9萬畝,同比減少1.4%。今年,雖然種植初期受風沙天氣影響,部分地區播種時間略有推遲,但隨著機械化水平的提升,播種進度加快,且整體氣溫偏高,積溫高于去年同期水平。目前各產區棉田已進入盛蕾期,部分棉株已見花開,前期部分棉田出現了蚜蟲、紅蜘蛛等病蟲害現象,但在農藥噴灑等有效的種植管理下,并未大面積擴散,新年度單產有望同比提升,關注后續高溫持續情況對棉鈴生長的影響。
最后,美棉產區經歷了兩年的干旱困擾后,新年度旱情得到了極大緩解。據美國旱情最新監測數據,截至6月25日,全美約16%的植棉區受旱情困擾,已連續十七周無極度干旱及以上區域,美國農業部6月底發布的美棉實播面積報告顯示,預計美棉新年度種植面積同比增加14%至1167萬英畝,高于市場預期。從種植進度來看,截至6月23日,全美棉花播種進度為94%,同比領先1個百分點,較近五年均值落后2個百分點;全美現蕾率為30%,同比領先5個百分點,較近五年均值領先2個百分點;全美結鈴率為8%,同比領先4個百分點,較近五年均值領先3個百分點。整體進度略偏快,且從棉株長勢來看,全美新棉優良率達56%,同比上升7個百分點,處于歷史高位。因此,新棉質量有望回升,增產預期較強。此外,即將集中上市的巴西棉與澳棉也呈豐產格局,根據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最新發布的新年度預測,預計巴西棉在種植面積擴張下,產量上調至365.71萬噸,同比增加15.37%,而澳大利亞新年度產量預計近110萬噸,同比減少,但也處于歷史較高水平。
綜上來看,下半年,消費淡季特征持續,若棉花滑準稅進口配額下放,棉花內外價差有望進一步收斂。在“金九銀十”旺季前,需關注下游工廠原料采購意愿,以及產區天氣影響,棉花或迎來階段性反彈。同時,新年度軋花廠產能仍呈過剩狀態,若開秤時棉價偏低,“搶收”情況仍會發生,但在供強需弱的大格局下,棉價反彈高度或有限。長期來看,在全球棉花增產預期下,若需求端未顯著回暖,國內外棉價上方仍存較大壓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