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上周ICE期棉受回補幫助部分收復失地
截至3月7日(周五),洲際交易所(ICE)棉花期貨,周線上漲逾1%,投機客因棉花需求改善而進行空頭回補,美元走貶同樣提振市場。
當周早些時候,棉價跌至前6個月的交易區間下方,但成功反彈,在當周收盤時回升至66.07美分之上。
棉市經歷動蕩的一周,價格跌至62.54美分/磅的合約新低。美國對三大貿易伙伴征收的關稅于周二生效,導致棉花期貨跌至2020年以來最低水平。由于投機客持有創紀錄的空頭頭寸,一些空頭回補幫助市場部分收復周初的失地。
本周交易量很大,周二的大幅下跌推動棉花期貨交易量達到歷史第二高水平。持倉量增加9176手至282197手。洲際交易所(ICE)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6日ICE可交割的2號期棉合約庫存增至14488包,前一日為14433包。
對關稅的擔憂和經濟緊張局勢嚴重拖累股市,抹去2025年所有漲幅。
原油價格下跌,主要是由于對關稅的擔憂,但也是因OPEC宣布計劃在4月增加產量,這是自2022年以來首次增加。
歐洲央行(ECB)最近下調利率,理由是經濟狀況有所改善,關稅威脅持續存在等。
在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和貿易緊張局勢的壓力下,美元本周暴跌。雖美元走軟通常有利于大宗商品,但其他因素掩蓋美元的下跌。其它貨幣,尤其是歐元,在歐洲央行降息后走強。
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的周度出口銷售報告顯示,美棉出口銷售高于平均水平,周出貨量強勁。
2月27日止當周,當前年度美棉出口銷售凈增24.15萬包,較前周增加45%,較前四周均值增加6%。下一年度美棉出口銷售凈增10.56萬包。美棉出口裝船33.40萬包,較前周增加25%,較前四周均值增加28%,其中向中國出口裝船2.31萬包。
下周,美國農業部將在北京時間3月12日(周三)凌晨發布最新的月度供需報告。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和生產者價格指數也將公布,提供通貨膨脹的最新情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