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元素融入新中式美學服飾設計
隨著國風興起,國潮元素融入服飾設計,充滿現代與時髦感的「新中式服裝」受到了許多國潮愛好者的追捧。
「新中式美學」的概念也在Z世代的推崇下風靡開來。
就在剛剛過去的三月底,淘寶聯合全球趨勢預測機構WGSN發布了《2022春夏流行趨勢報告》,總結了今年春夏的八大春夏流行趨勢,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新中式」。
于是國內便以閃電般的速度掀起了一波「新中式」 穿搭風潮,也產生了最近頻繁出現在社交媒體的熱門詞匯 「新中式女孩」。
通過搜索發現,小紅書、Instagram等Z世代習慣于分享自己穿搭的社交平臺上,「新中式」、「新中式穿搭」等詞條的搜索量、瀏覽量都非常之高。
「新中式美學」雖然與傳統的中式美學僅有一字之差,但是在熱度上卻遠遠高于后者。那么這個“新”字到底代表著什么呢?
什么是新中式
「新中式」這個概念可以看成是國潮的一個細分類。
不同于傳統的漢服唐風,「新中式」融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風格的結合,既不失東方傳統韻味,同時風格又很大膽前衛。在傳統工藝上運用唐裝、漢服、旗袍等中國傳統元素,而在版型又增添了西式的成衣結構,借鑒現代風的風格,推陳出新。
早在18世紀歐洲就出現了形容中國藝術風格的專門詞語「Chinoiseri」,1997年Christian Dior設計總監John Galliano就曾大膽地運用刺繡及旗袍剪裁板式為靈感,設計了一場由東方元素主導的大秀。
整個系列里最有名的一條裙子就是被妮可·基德曼穿去了第6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的禮服裙,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條禮服已經沒了立領和盤扣,并不算旗袍。
但剪裁和側面的開衩設計仍然能看出旗袍的靈魂。有光澤感的絲綢面料,領口處的刺繡和背后的流蘇,既有中式韻味,又有John Galliano專屬的浪漫。當年這個造型也被評為了「奧斯卡十佳紅毯著裝」。
國外的許多設計師也從John Galliano的這個系列中得到靈感,紛紛開始嘗試對中式服飾進行創新與融合,神秘的東方元素漸漸開始被歐洲的時裝屋所青睞。
Armani在2015春夏高定大秀「竹之韻」上用中式配色和輕紗紡布勾勒出中式氣韻。柔美的竹葉與水墨融合,淡綠與淺紫錯相匯融,把女性的優雅和高級感詮釋得分毫不差。
Prada2017的春夏系列則重塑了旗袍的內斂優雅,配色低調溫潤、剪裁飽滿流暢、風韻尚存。
大牌設計師們對于中式服飾的演繹,也為日后的「新中式美學」奠定了基礎。「新中式美學」不是純粹的元素堆砌,也不是單純的圖案疊加,而是在于其本身就承載著中國傳統歷史與文化積淀。當這些蘊含巨大力量的傳統元素與現代的審美進行碰撞時,就輕而易舉凸顯了著裝者的醒目與獨特。
「新中式」相比傳統中式風格更具創意和藝術美感,也與Gen Z追求個性表達的時尚態度不謀而合。隨著以中國傳統設計元素為代表的本土設計師們的出現,「新中式」 的勢頭更加一發不可收拾。
本土品牌下的新中式
Uma Wang
Uma Wang本名王汁,畢業于東華大學。在工作數年后遠赴倫敦中央圣馬丁進行深造學習。一頭烏黑的長發和標志性的素雅穿著,深沉且富有中國女性的獨特韻味。
2006年從倫敦留學回歸后,王汁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三年后,王汁將品牌改成Uma Wang,意圖讓更多人了解「屬于中國的設計」 。
Uma Wang的第一個服裝系列就是以羊絨為主要面料的,她善于利用簡單的面料來表現出時裝的張力。提起羊絨面料,首先想到的都是毫無設計感的羊毛衫,而王汁就是想用傳統的面料,去嘗試各種試驗和先鋒的手法,想去打破對這種材料的傳統認知。
她將清朝女人和甲蟲印在了羊絨上,用面料去做當代先鋒設計,而且這兩者間也兼具極強的視覺沖擊力,成為了Uma Wang的特點。
王汁出生在中醫世家,因此她從小就被中式文化所熏陶,但這也讓她懂得,中國文化是內斂含蓄的,所以不需要過分張揚個性。與郭培的華麗大膽不同,Uma Wang的中國元素向來都是用素雅來表現的。
2010年收到米蘭WHITE的邀請,Uma Wang得知將在國外發布自己的作品,作為在歐洲的首 次亮相,王汁選擇了中國的《道德經》作為主題。
除了主題概念上的中國文化,王汁還用「留白 」的方式來打造空間,她認為這也是一種典型的東方文化。
而Uma Wang在國內被熟知則是因為被姜文欽點為電影《邪不壓正》的服裝設計師。周韻在電影中所裝扮的每一套戲服,都源自Uma Wang的設計,看似素雅,卻不寡淡。
此后周韻在出席紅毯或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穿著Uma Wang的衣服,她自帶一種東方美人氣質,獨特的美麗和一點點神秘,和Uma Wang所遵循的東方美學內核出奇一致,風格上更是相得益彰。
作為中國設計師的代表人物,Uma Wang帶給世界的中國風并沒有過分地強調自己的中式風格,而是獨辟蹊徑,以一種含蓄婉約的方式走出了一條屬于Uma Wang自己的東風西漸之路。將東西方時尚風格融合到了一個讓無論中西方消費者都能接受并喜愛的、恰到好處的程度。
Yuhan Wang
設計師王予涵來自山東威海,先后就讀于清華大學,紐約視覺藝術學院,以及攻讀了中央圣馬丁的本科和碩士課程。
本科畢業系列獲得了歐萊雅青年設計師的季軍,碩士畢業系列被英國時裝協會理事兼Amerian Vogue 主評Sarah Mower賞識并推薦到意大利米蘭Manri任職女裝設計師。
8歲開始習作山水畫,臨摹清代畫家改琦《紅樓夢圖詠》中仕女圖的經歷對Yuhan Wang影響頗深。在她的設計中,人們可以看到源自東方女性身上的柔美,清秀俊逸的風格同樣契合著東方服裝的剪裁方式。
2018年,Yuhan Wang創立了同名品牌并將總部設在倫敦,其擅長用蕾絲、刺繡、印花、薄紗營造出一個帶有東西方柔情交織的世界。
在Yuhan Wang的世界中,服裝是帶有反叛、流動、以及詩意與浪漫的,女性的氣質在不經意間流露。那帶有力量且低調的美麗在服裝中蘊含,從未妥協。
Yuhan Wang在探索東方女性氣質的同時,還能融入西方的文化元素。極力抹去人們心中柔軟與剛強的邊界,使人們體會著一種別樣的審美藝術,打造出極富意境的空間。
2021秋冬系列,以Yuhan Wang「Women in Landscape」作為主題。在「晚松翠方深」中包含了諸多的松和鹿元素,「松」在傳統的中國畫中代表著長盛不衰;「鹿」音同“祿”,因此常伴有吉祥福運之意。將中式山水風景畫和女性為基調,傳達女性細膩而堅毅的情感內核。
在Yuhan wang的設計情感里,有一種文學和浪漫主義色彩,與她中國文化的身份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現代感。
SAMUEL GUì YANG
SAMUEL GUì YANG的設計師楊桂東(Samuel Yang)來自廣東,2015年他從中央圣馬丁女裝設計碩士專業畢業,在倫敦創立了SAMUEL GUì YANG品牌。
Samuel Yang從18歲起便生活在倫敦,西方的城市氛圍和文化沉淀給Samuel Yang帶來了很大的影響,而在這樣多元且全球化的沖擊下反而給予其非凡的創作靈感,也讓Samuel Yang不斷思考傳統文化與不斷變化的環境之間的關系。
在SAMUEL GUì YANG的設計中,中西方服飾元素融合得非常自然,既有西方的服裝剪裁工藝,又蘊含了東方文化獨有的意境與風情。
每一季作品,SAMUEL GUì YANG都在用時裝語言描摹東方女性的不同樣貌,或柔美或利落,女性的多重自我得以投射,找到共鳴。
中式盤扣、斜式開襟、立領與西式相結合的獨特裁剪、中國水秀以及不規則壓褶等眾多的中式元素,將其中的文化傳統完 美地融合進設計理念和當代設計語言里。Samuel很好地將舊香 港、老上海等時期的東方女人用現代化的視角詮釋出來。
Samuel擅長通過面料、剪裁和輪廓的運用,傳達出自身對中西文化的關聯與內在,而也正是通過對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元素的借鑒,打破了一直以來對人們傳統東方女性的刻板印象。
作為「新中式」的代表品牌,SAMUEL GUì YANG近兩年不僅成為上海時裝周備受矚目的品牌之一,也陸續登上了《卷宗Wallpaper 》、《T Magazine》等雜志封面,被惠英紅、雎曉雯、杜鵑、劉雯等明星模特穿著。
在「國潮」當道的今天,SAMUEL GUì YANG浪漫內斂的東方美,也在努力擺脫中國元素的單一刻板印象,讓新穎、摩登的東方美感被更多人所喜愛。
M essential
M essential的創始人兼設計總監馬凱從小跟在做裁縫的媽媽身邊的他潛移默化培養出了對做衣服的興趣,并在高考填報志愿時5個意向專業全選了「服裝設計」。
在天津美術學院服裝設計系畢業后,馬凱選擇先留在國內企業積累一些市場經驗。隨后繼續奔赴倫敦藝術學院深造,并在回國后成為獨立設計師,推出了個人品牌。
在工作期間,馬凱曾加入過NOT時裝項目,有機會與山本耀司及其日本團隊共同合作,這一跨國際的經歷也讓馬凱對「東方美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在創立個人品牌之后,他將M essential的核心定位成「探索當代東方美學與現代生活方式的矛盾與統一」,將東方文化底蘊里的東西與現代化時尚需求相結合,打造出一個既有古典美又有摩登感的新興形象。
在M essential最新的系列中,馬凱以「INTERFUSION融合」為題,把東方優雅與當代女性風格相融,將自由格調注入濃墨淡彩的東方品味。
這個系列的面料以生絲、提花、紗線、絲絨為主,美觀的同時更加注重舒適感。純手工刺繡成為了服裝的點睛之筆,以竹與蘭為代表,呈現了東方優雅。
Z世代眼中的新中式
中國文化流傳至今已有五千年歷史,其蘊含的智慧仍有太多可借鑒之處,其永恒的經典也是新中式風格魅力不減的根本之源。歷經時代的智慧所傳承下來的文化和美學,給了設計師們不竭的力量源泉。
在2018年中國本土運動品牌李寧以「悟道」系列登上紐約時裝周后,「國潮」、「新中式」就開始頻繁出現在大家視野。諸如上述Uma Wang、SAMUEL GUì YANG等品牌也以各自個性風格嶄露頭角,越來越多被國人甚至世界喜愛,這些本土品牌的強力生長也讓新中式風格成為熱潮與趨勢。
當代表著「新中式」的本土品牌們越來越受歡迎甚至是走向國際舞臺的時候,也側面說明了在當今由西方主導的時尚體系中,中國設計也在勇敢爭奪著話語權。
Z世代這群年輕消費群體成長在國家強盛的年代,他們身上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認同感遠遠高于其他群體,這使得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更愿意嘗試體驗這種風格,成為「國潮」的主力消費群體。
Z世代所追求彰顯個性品味的新時代消費理念也讓更具創意以及美學理念的「新中式風格」以其當代美學風范,所傳遞的理念與獨樹一幟的設計為他們所熱愛。
吸引當下年輕消費群體,很大一部分還在于新中式能引起情感共鳴,一定程度上成為大家的情感寄托。在顏值主義時代我們同樣也還是情感自省者,消費的時候仍會被產品背后所具有的獨有的情感理念所打動,「新中式」品牌作為極具情感理念的風格代表,也是其成為眾多消費者喜愛的原因之一。
而站在本土設計師們的角度上,「新中式風格」不僅僅代表了服裝產品,也預示了東西方相交融的全新東方美學的發展與興起。把中國的傳統文化以中國人自己的方式來發揚,講好中國故事,增強文化自信。
「新中式」的興起是中華文化崛起、文化自信提升的典型呈現。目前,國潮泛濫化雖然很嚴重,但危中有機,泛濫中也有很多品牌在進行創新。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國潮風的不斷升級,成熟,必將脫離新異刺激和符號化的假象,成為不止中國的潮流,也是國際的潮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