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資女鞋達芙妮瀕臨絕境 巨虧10億 市值不足4億
臺資女鞋集團達芙妮瀕臨絕境,該公司業績絲毫不見好轉,且越虧越多,甚至需要延緩支付供貨款。
2018年,達芙妮巨虧9.944億港元,較2017年的7.342億港元虧損加劇35.4%,該公司在業績聲明中稱,集團繼續業務轉型之路,旨在恢復盈利,但不幸遭遇不利經濟環境,打擊消費意欲, 使得轉型效果未能體現在業績中。
截至12月底,達芙妮經營現金凈流出1.578億港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865億港元,低于銀行負債1.923億港元。本月,公司已經與若干主要供應商簽訂書面協議,延長部分購買商品還款期,涉及金額1.722億港元。
為補充流動性,達芙妮去年出售一處賬面價值5,483.0萬港元的物業,并計劃今年進一步出售一處賬面價值1.024億港元的物業。
該公司稱,3月25日,集團主席張智凱以個人擔保品抵押,為公司獲得銀行融資2,836.1萬港元,為期一年,同時張智凱亦承諾于8月25日為集團體提供5,000萬港元為期一年的貸款。
關店以節省經營成本的策略繼續執行,2018年達芙妮核心品牌凈關店941間,由3,589間減至2,648間。本土零售觀察和無時尚中文網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該集團分別關店805間、1030間和1009間,也即過去四年,達芙妮核心品牌總關店數達到3,785間。
2018年,達芙妮收入大跌20.8%至41.271億港元,存貨占比增加導致毛利率去年暴跌290個基點至52.8%,毛利跌幅25.1%至20.610億港元。
達芙妮和鞋柜兩大核心品牌全年同店銷售跌幅7.6%,導致核心品牌收入下滑19.2%至37.988億港元,占比86%不變,核心品牌毛利率暴跌400個基點至4 45.2%,客單價由2017年的159元跌至155元。盡管核心品牌運營費用按年減少15.8%,但難以抵消銷售和毛利率下滑的影響,核心品牌營業虧損按年增加19.5%至7.977億港元。
其他品牌收入按年下降20.6%至5.825億港元,主要因門店數凈減少75個影響,該業務毛利率同樣暴跌380個基點至54.4%,電商銷售繼續增減,但是仍然虧損,難以對集團業務造成影響。
報告期內,集團存貨9.923億港元,較2017年的12.469億港元減少20.4%,平均存貨周轉期198天維持不變。
持續關店下集團員工由13,000人減少至8,700人,精簡達4,300人,年內人工成本減少9.7%至7.523億港元。
Daphne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0210.HK) 達芙妮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股價周三大跌6.00%報0.235港元,市值僅剩3.88億港元。作者:陳一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