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步年報:總收入達81.72億元同比有所下降
3月18日午間,特步國際(01368.HK)發布2020年全年業績報告。這讓特步集團成了公布財報的港股上市本土運動品牌,也把人們的目光再次拉回到疫情肆虐的2020年。
財報顯示,2020全年,特步集團總收入達81.72億元,同比微跌0.1%,其中主品牌的收入為71億元,同比下降7.9%,占總營收的87%;凈5.13億元,同比下降29.5%。
值得一提的是,特步集團在H2營收同比下跌6.9%的情況下,扣除一次性的非經營收益增長23.9%,而這個指標在上半年下跌46.5%。
18日午間財報發出后,集團股價下午最終報收3.72港元,跌幅1.33%。但19日股價收盤大漲7.53%,也反映出二級市場對其業績的態度。
從數據上看得出特步下半年已逐步企穩。例如三季度前端銷售額錄得中單位數增長,四季度高單位數增長,零售存貨周轉的時間也在逐漸縮短。
門店數量持續在縮減,目前特步主品牌在全國總的門店數是6021家,比去年年底減少了358家,但同時“關小店開大店”,總店鋪面積變動不大。特步也在一直推動九代店的開設、升級和改造。
楊鷺彬表示:“未來5年,特步主品牌還是可以維持一個低到中雙位數的增長,新品牌增長更快。”
但現階段“新品牌”休閑運動和專業運動品類顯然相對來說更加棘手。2020年原本是集團多品牌起步第一個完整財年,卻與疫情迎面相撞,導致推進戰略推遲了大半年,在下半年才能啟動。
根據財報,專業運動品類方面,索康尼和邁樂今年開設了32家和6家門店,2020年雙11,索康尼的在線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三倍,邁樂同比增長38%;休閑運動品類方面,蓋世威和帕拉丁也已經在亞太地區分別擁有43家和54家門店,線上零售增長明顯。
但由于多品牌均采用直營模式,外加營銷、合作等一系列支出,短短半年很難立馬收到效果。上下半年,特步主品牌對營收的貢獻仍是87%,三大品類的貢獻比和格局幾乎沒變。
特步集團總裁丁水波在接受股東提問時也承認現階段索康尼的店效不高。由于走高端產品路線,索康尼32家門店全部開在一二線城市,與下沉市場不同,高端國際品牌需要時間沉淀才能獲得一二線的市場認可。
對于多品牌發展,特步集團將在未來有序推進。
據丁水波介紹,專業運動品類,“集團的重心會首先放在索康尼,邁樂相對而言是第二步”。這個策略基于特步對市場的判斷,目前跑步市場比戶外市場發展更好,機會更多。
時尚運動品類,目前帕拉丁和蓋世威的主要市場依舊是海外,不可控因素太多,所以特步還是將目光聚焦在中國和亞太地區的發展。未來兩三年,集團會推動帕拉丁有一個比較好的增長,蓋世威還需要對市場進行進一步評估。但丁水波也強調:“短期內對成本的防控,我們也會非常謹慎,不會有太大虧損。”
除了多品牌戰略,財報發布會上被問及最多的就是毛利率的話題。此番特步集團毛利率下跌到5年來最低點。毛利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在于銷庫存帶來的瘋狂打折,以及疫情對上游工廠的影響,此外,上述Q1存貨回收、入賬方式變化也都會對毛利率產生影響。考慮到疫情年的特殊情況,楊鷺彬強調2020年將是毛利率的最低點。
至少在庫存方面,特步已經釋放了積極信號。根據財報,2020年底存貨為9.7億,同比下跌6.8%,且2021年Q1季度也減少了訂貨量。年末存貨周轉天數已經降到74天,不僅比年中減少20天,也比2019年少3天。
不過應收貿易款項及應付貿易款項的周轉天數分別增加24天及19天,有一部分原因是疫情期間特步給代理商提供了多一個月的賬期。
服裝行業整體今年對原材料漲價都需注意。春節后,棉花、棉紗、短纖等現貨價格一路上漲,紡織原材料氨綸更是在2月份漲價超過30%。
電商層面,疫情期間特步集團加大了電商渠道的銷售力度,電商營收占比大約25%左右。有趣的是,電商渠道銷售力度的提升也影響了特步的鞋服格局,因為線上超過8成是對鞋履的消費。鞋履收入不降反升,提高了8.5%,營收占比也從2019年的56.8%提高到61.7%。不過預計2021年服裝的比重會回升,長遠來看二者占比應該不會相差很多。
最后看看現金流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現金及等值項目為22.5億,高于2019年同期的21.3億,負債比率為17.2%,是近5年來的低點,總體而言相對健康。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