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國產女鞋品牌如何再現“李寧式”逆襲
最近,有兩條國產服裝品牌的消息接連刷屏。一是李寧上了2018紐約秋冬時裝周,刷爆了社交媒體,一個月的時間內,不僅相關系列產品賣斷了貨,李寧在港股的股價更是實現單月漲幅達20%,李寧的市場升了27億港元。二是達芙妮,其財報預披露顯示,過去一年,達芙妮關了超過1千家店,連續三年虧損,而市場也縮水至頂峰時的5%。
有趣的是,李寧在前幾年也遭遇了和達芙妮十分相似的境遇,在2012年至2014年,李寧三年間虧損31億元,關掉近1800家門店,逼得創始人李寧在2014年末回歸,對品牌定位、消費人群和產品線等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臥薪嘗膽3年之后,才迎來了這次的刷屏。
老品牌新轉型擺脫“大眾鞋王”,重塑定位
隨著電商的興起,市場的革新,對于品牌來說,關掉當初盲目擴張,現在無法賺錢的街邊店,是一種非常明確的做法。所以,無論是李寧當年的關店潮,還是達芙妮目前的收縮,都是以效率而不是以數量為經營指標,這本身也是對投資者負責。據悉,達芙妮此輪關店,是對渠道結構的調整,除了關閉不賺錢的門店,還主動把一部分在超市的盈利門店也關掉了,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品牌的質感。
達芙妮在2015年也開始“改造”線下門店,和李寧的策略如出一轍。在2017年的雙十一,達芙妮全國2000余家門店參與了天貓進店掃碼活動,并成為女鞋類目掃碼量最高的品牌。從電商的增速和占比來看,達芙妮的轉型速度還不夠快,但這個方向是正確的。產品是品牌的核心資產,尤其是對于服裝品牌來說。其實,消費者在心里對品牌的價值會天然地形成一個位置,所以品牌定位尤為重要。
達芙妮作為女鞋品牌,其用戶對產品的時尚度和個性化更為挑剔。90后和00后們不再希望購買容易“撞鞋”的大眾鞋款,她們更關注潮牌運動鞋,或是設計前衛的其他鞋款,而達芙妮過去的設計比較保守,每年的新款往往就對舊款微調,不敢冒險去設計全新的款式。
塑造品牌故事,打造“爆款”產品
對于傳統品牌來說,過去的那套“開店+電視廣告+明星單純代言”模式不能說沒有效果吧,但顯然,產品本身的話題性和品牌怎么在社交媒體講故事,變得更為重要。從李寧和達芙妮的對比可以看到,李寧在放棄了過去一切所謂的“經驗”之后,還是全面擁抱社交網絡,不停地在微博賣萌,寫文章,走訪一線,與年輕人交流,李寧的品牌故事由創始人主導。
相反,達芙妮在這方面還有待提升,如何迎合年輕消費者的喜好,吸引流量,打造“爆款”,是品牌下一步值得深思的地方。達芙妮的微信服務號有超過400萬的粉絲,如何和這些粉絲進行品牌層面的溝通,進而轉化成銷售,也是達芙妮營銷的一個機會點。
同時受益于中國人均收入增長和消費升級,以及對時尚和差異化品牌需求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國際品牌正在被中國企業收購,這也成為國產品牌反彈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整體行業的復蘇,其實又是一次行業大洗牌。
第十五屆上海國際鞋類博覽會即將于2018年6月21-23日在上海光大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展會由上海市商務委員會批準,上海市皮革技術協會、上海雅輝展覽有限公司主辦,廣州白云鞋業皮具協會,亞洲鞋業協會,溫州市童鞋商會等支持,預計將有來自日本、韓國、意大利、德國、美國、俄羅斯、巴西、英國、伊朗、土耳其、香港和臺灣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600家企業參展,參展人數預計將突破50000人大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